[实用新型]一种保持益生菌活性的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14638.6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杨伦;陈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津之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62 | 分类号: | A61K9/62;A61K9/58;A61K35/741;A61K47/36;A61P1/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益生菌 活性 制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持益生菌活性的制剂,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包括胶囊剂主体,所述胶囊剂主体由胶囊外壳、益生菌微丸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组成,且上空心胶囊壳和下空心胶囊壳相互嵌设,所述上空心胶囊壳和下空心胶囊壳内设置有益生菌微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填充在上空心胶囊壳以及下空心胶囊壳内;在储存过程中,益生菌肠溶微丸中的谷物β‑葡聚糖可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微丸外层的肠溶性包衣层膜、胶囊壳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以及胶囊壳本身构成了多层保护屏障,隔绝氧气和水分对益生菌的破坏,综合保持了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益生菌活性的制剂。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益生菌活菌制剂中的益生菌在储存和口服过程中极易失去活性,尤其是口服后在胃肠道受胃酸和消化酶的水解而失活。目前常规的益生菌制剂为粉剂、胶囊剂、片剂等,难以实现对益生菌活性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益生菌活性的制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益生菌在储存和口服过程中极易失去活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持益生菌活性的制剂,包括胶囊剂主体,所述胶囊剂主体由胶囊外壳、益生菌微丸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组成,且上空心胶囊壳和下空心胶囊壳相互嵌设,所述上空心胶囊壳和下空心胶囊壳内设置有益生菌微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填充在上空心胶囊壳以及下空心胶囊壳内,所述益生菌微丸由谷物β-葡聚糖和益生菌组成的微丸丸芯以及包裹在谷物β-葡聚糖和益生菌微丸丸芯外表面的肠溶性包衣层膜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谷物β-葡聚糖是指燕麦β-葡聚糖或大麦β-葡聚糖或两者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益生菌是指乳酸菌或双歧杆菌或酵母菌或三者的任意比混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谷物β-葡聚糖与益生菌的重量比为1:5-5: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丸丸芯的直径为0.5mm-2.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肠溶性包衣层膜的材料具体为丙烯酸树脂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肠溶性包衣层膜的包衣增重为2%-2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具体为指抗性糊精或低聚果糖或菊粉或三者的任意比混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益生菌微丸与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的重量比为1:5-5: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空心胶囊壳和下空心胶囊壳为用于口服的食品或药用级明胶空心胶囊或植物空心胶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保持益生菌活性的制剂在储存过程中,益生菌肠溶微丸中的谷物β-葡聚糖可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微丸外层的肠溶性包衣层膜、胶囊壳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填充层以及胶囊壳本身构成了多层保护屏障,隔绝氧气和水分对益生菌的破坏,综合保持了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津之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津之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14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氮气吹扫加热的新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袋机用包装袋搬运结构及制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