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45870.9 | 申请日: | 202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3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任奇;丁德云;张申;陈鹏;周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阻尼 隔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包括:顶板(10)、内阻尼筒(20)、底板(30)、外阻尼筒(40)、钢弹簧(50)、液体阻尼(60)以及顶层固体阻尼(70);其中,内阻尼筒(20)固定在顶板(10)的下表面上,外阻尼筒(40)固定在底板(30)的上表面上;内阻尼筒(20)套设在外阻尼筒(40)之中,液体阻尼(60)设置在内阻尼筒(20)和外阻尼筒(40)内部;钢弹簧(50)设置在内阻尼筒(20)与外阻尼筒(40)之间的空间中,顶端抵靠顶板(10)的下表面,底端抵靠底板(30)的上表面;以及顶层固体阻尼(70)设置在内阻尼筒(20)与外阻尼筒(40)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阻尼(60)上表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
背景技术
钢弹簧浮置板通过隔振器将浮置板托起,与基底分离起到隔振作用。浮置板隔振器分为液体阻尼和固体阻尼两种类型。
液体阻尼隔振器隔振效果好,但液体阻尼需防水,需借助其他结构实现防水功能。固体阻尼隔振器防水性能好,但隔振效果低于液体阻尼隔振器。隔振器通过弹簧与上下组件粘接固定为整体,经过长周期疲劳后粘接点可能脱开,不利于检修整体更换。
因此,需要一种新技术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通过固体阻尼与液体阻尼的结合,隔振器在确保隔振效果的同时兼具防水性能,取消了原有的防水结构;另外,通过固体阻尼实现上下组件的固定,不会因为疲劳脱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10)、内阻尼筒(20)、底板(30)、外阻尼筒(40)、钢弹簧(50)、液体阻尼(60)以及顶层固体阻尼(70);
其中,内阻尼筒(20)固定在顶板(10)的下表面上,外阻尼筒(40)固定在底板(30)的上表面上;
内阻尼筒(20)套设在外阻尼筒(40)之中,液体阻尼(60)设置在内阻尼筒(20)和外阻尼筒(40)内部;
钢弹簧(50)设置在内阻尼筒(20)与外阻尼筒(40)之间的空间中,顶端抵靠顶板(10)的下表面,底端抵靠底板(30)的上表面;
顶层固体阻尼(70)设置在内阻尼筒(20)与外阻尼筒(40)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阻尼(60)上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还包括设置在外阻尼筒(40)内部底表面上的底层固体阻尼(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在顶层固体阻尼(70)之上的外阻尼筒(40) 侧壁上形成有疏水孔(4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在内阻尼筒(20)与外阻尼筒(40)之间空间中的液体阻尼(60)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固体阻尼(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充分结合了固体阻尼和液体阻尼二者的有点,能够充分利用固体阻尼的粘接特性实现隔振器的各个组件的长效连接,不会因疲劳被破坏;能够充分利用固体阻尼的防水性能,实现对液体阻尼的防护;另外,还能够发挥液体阻尼的良好阻尼特性,确保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案的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案的固液复合阻尼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5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电缆
- 下一篇:仿生态诱虫灯紫外线反射透光防水灯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