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送机器人及货物配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16114.3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逸伦;程波;张从珊;张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张浪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送 机器人 货物 系统 | ||
1.一种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机器人主体(20)和转动机构(30),所述机器人主体(20)和所述转动机构(30)均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机器人主体(20)具有用于与配送站(200)的窗口(210)接驳的承载台(21),所述转动机构(30)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20)绕Z向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10)转动,以将所述承载台(21)转动至与所述窗口(210)相接驳的预设位置;
所述机器人主体(20)上设置有光发射模块(220)和感光模块(22)中的一者,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配送站(200)上的所述光发射模块(220)和所述感光模块(22)中的另一者配合,以确定所述承载台(21)是否位于所述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机器人(1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感光模块(22),至少两个所述感光模块(22)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20)的与接驳方向(A)平行的两个侧面上,每个感光模块(22)分别用于接收设置在所述配送站(200)上对应的光发射模块(220)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发射模块(220)包括多个点光源(221),所述多个点光源(221)在垂直于接驳方向(A)的方向上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感光模块(22)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对应的光发射模块(220)中多个点光源(221)发射出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模块(220)为红外发射器,所述感光模块(22)为红外接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20)具有第一接驳面(23),所述配送站(200)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驳面(23)接驳的第二接驳面(230),所述第一接驳面(23)与所述第二接驳面(230)设计为在所述机器人主体(20)与所述配送站(200)接驳时平行,或者,所述第一接驳面(23)与所述第二接驳面(230)设计为在所述机器人主体(20)与所述窗口(210)接驳时所成的角度在预设角度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0)包括转盘(31)、沿Z向延伸的转轴及电机,所述机器人主体(20)安装在所述转盘(31)上,所述转盘(31)通过所述转轴沿Z向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0),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1)绕所述Z向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10)转动的角度为5°至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止挡位和第二止挡位,所述第一止挡位和所述第二止挡位用于限定所述转盘(31)相对于所述底座(10)的转动角度。
9.一种货物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送机器人(100)和配送站(2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物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站(2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光发射模块(220),至少两个所述光发射模块(220)中的一个光发射模块(220)设置在所述窗口(210)的第一侧,至少两个所述光发射模块(220)中的另一个发射模块设置在所述窗口(210)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分别向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20)的与接驳方向(A)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对应的感光模块(22)发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61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伞套的雨伞
- 下一篇:桁架型纤维筋保温一体复合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