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9535.2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潘塘征;柴安;刘国康;林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聚芯模 单面 粘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包括:框架,用于使单面胶条的粘接面朝外的方式固定布置单面胶条,且固定布置的单面胶条在设定大小的外力条件下会脱离;布置后单面胶条的胶条排布形状与聚芯模的模底的边缘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框架结构,将单面胶条布置在框架上并且与聚芯模的模底部形状相同,使用时,直接通过框架压在聚芯模的模底部使得单面胶条直接完全粘在模底,整个过程简单方便,胶条粘接工作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粘贴密实符合要求,从而避免人工完成所造成的的一系列不利后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密肋梁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对大空间的单层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屋盖比较经济适用,具有节约成本,性能好,重量较轻的特点,因而其适用范围较广泛。密肋梁的浇筑过程需要使用聚芯模,从而形成所需要的密肋结构。
现有技术中,在施工聚芯模现浇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楼盖施工中,在安装聚芯模前需要在聚芯模底部模板上粘贴单面胶条,形成相对的密封,从而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渗漏至聚芯模底部,导致出现蜂窝麻面、聚芯模上浮等情况,最终防止密肋梁成形后成为不合格产品。但是,现有普遍的粘贴胶条的过程均有人工完成,效率较低;主要的是,人工完成的胶条粘接工作标准不统一,粘贴的密实情况或者形状的不规则均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胶条粘接工作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粘贴密实符合要求,从而避免人工完成所造成的的一系列不利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用于施工过程中粘贴单面胶条,胶条粘接工作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粘贴密实符合要求,从而避免人工完成所造成的的一系列不利后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包括:
框架,用于使单面胶条的粘接面朝外的方式固定布置单面胶条,且固定布置的单面胶条在设定大小的外力条件下会脱离;
布置后单面胶条的胶条排布形状与聚芯模的模底的边缘形状相同。
进一步,所述框架上设有布置槽,所述单面胶条沿着布置槽进行布置且单面胶条的高度高于所述布置槽,所述布置槽的槽壁与单面胶条之间形成设定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布置槽的槽底沿所述框架固定分布有设定个数的铆针,所述铆针用于在单面胶条布置时扎入单面胶条形成锚固。
进一步,所述框架为沿四周封闭的框架,胶条布置后呈与框架相同的四周封闭结构;位于框架的中部设有用于将框架提起的把手。
进一步,所述框架为矩形或方形框架,在框架内部呈十字交叉的结构形成十字框,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十字框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采用一个框架结构,将单面胶条布置在框架上并且与聚芯模的模底部形状相同,使用时,直接通过框架压在聚芯模的模底部使得单面胶条直接完全粘在模底,整个过程简单方便,胶条粘接工作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粘贴密实符合要求,从而避免人工完成所造成的的一系列不利后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聚芯模的单面胶条粘贴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9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侧翻的小车开关柜导轨
- 下一篇:静电纺纳米纤维口罩加工用鼻梁夹截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