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7961.4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0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河;白孟斌;万惠芳;冷杰;张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德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相变 微流控 芯片 以及 体外 诊断 装置 | ||
1.一种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包括:
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一流道、溢流腔室、第二流道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所述溢流腔室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溢流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呈增大趋势;
相变阀,所述相变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溢流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分体段,以及由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分体段相连通的第二分体段;所述第二分体段还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所述相变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体段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段在沿着其液体流动方向上为内径逐渐增大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溢流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由所述第二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的第三分体段,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第三分体段相连通的第四分体段;所述第四分体段还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溢流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芯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与外界环境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进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端侧部;另一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进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的进端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呈弧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腔室远离于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内壁设有弧形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三流道、废液腔室、第一毛细管与混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靠近于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流道另一端与所述废液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远离于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毛细管另一端与所述混匀腔室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腔室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腔室的侧壁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所述凸部,和/或,所述混匀腔室的底壁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所述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德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德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79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垃圾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开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