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液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0027.X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1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耕翰;朱佳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40 | 分类号: | F25B41/40;F25B43/00;F25B49/00;B01D53/26;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液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冷却系统,包括热交换器、第一循环单元、第二循环单元、补液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感测单元。第一循环单元连接于热交换器且包括第一供应管路、第一回流管路以及第一工作流体;第二循环单元连接于热交换器且包括第二供应管路、第二回流管路以及第二工作流体;补液单元包括冷凝件、冷凝水槽、补液管路以及补液阀,冷凝件配置于第一循环单元上,冷凝水槽配置于冷凝件的下方,补液管路连接于冷凝水槽以及第二循环单元,补液阀配置于补液管路上;控制单元耦接于补液阀;感测单元包括液量传感器,液量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补液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补充二次侧循环管路内工作流体的自动补液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配冷单元(Cooling Distribution Unit,CDU)为工业上相当常见的一种冷却用机械设备。一般而言,为了使配冷单元模块化以同时对应多台不同设备的冷却需求,通常会在热交换器的两侧配置一次侧冷却管路以及多组二次侧冷却管路,各组二次侧冷却管路彼此之间为并联关系,如此一来即便这些二次侧冷却管路中的其中一组需要较强或较低的冷却能力时,操作人员可调整一次侧中用以带走热交换器热量的一次侧工作流体,即可对应二次侧的冷却需求且同时兼顾冷却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在工业环境当中,二次侧连接的设备端例如是致冷背门或水冷服务器,这些设备端通常是以快速接头连接各个管路,但快速接头经常会因为插拔或是连接时的间隙,造成接头表面润湿或是工作流体蒸发,如果二次侧循环管路为密闭回路时,工作流体将会逐渐减少进而影响二次侧的冷却能力。现有,使用者通常会在二次侧连接一个补水软袋,以随时补充因蒸发或逸漏的水分,但这么一来不仅使得二次侧循环管路的体积增加,且使用者需要随时监测补水软袋内的水量,不利于补液流程的自动化。
此外,一般配冷单元运作的工作环境皆有除湿需求,避免空气中的湿气降低机器运转效率以及减少组件的使用寿命。然而,由于配冷单元所安装的机柜内部空间较小,若额外加装除湿机将会增加机柜的体积,使得设备变得更加庞大,且除湿机所耗费的电力,也会使得配冷单元整体的电能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因而下降。
发明人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进而研发出一种可自动补充二次侧循环管路内工作流体的自动补液冷却系统,以期达到自动维持二次侧冷却能力并对工作环境进行除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冷却系统,包括热交换器、第一循环单元、第二循环单元、补液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感测单元。第一循环单元连接于热交换器的一侧且包括第一供应管路、第一回流管路以及第一工作流体,其中第一工作流体依序流经第一供应管路、热交换器以及第一回流管路;第二循环单元连接于热交换器的另一侧且包括第二供应管路、第二回流管路以及第二工作流体,其中第二工作流体依序流经第二供应管路、热交换器以及第二回流管路,且第一工作流体的温度低于第二工作流体;补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冷凝件、冷凝水槽、补液管路以及补液阀,其中冷凝件配置于第一循环单元上,冷凝水槽配置于冷凝件的下方,补液管路连接于冷凝水槽以及第二循环单元,且补液阀配置于补液管路上;控制单元耦接于补液阀;感测单元包括液量传感器,其中液量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且用以侦测第二工作流体的液量。
在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循环单元还包括控温阀以及调节管路,其中控温阀配置于第一供应管路以及第一回流管路的其中之一上且耦接于控制单元,调节管路连接于控温阀与第一供应管路以及第一回流管路的另一者之间。感测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且用以侦测第二工作流体的温度。
在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循环单元还包括第二工作流体储存槽以及排气阀,第二工作流体储存槽配置于第二供应管路上,且液量传感器以及排气阀配置于第二工作流体储存槽上。
在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循环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泵,且辅助泵配置于第二回流管路上。
在实施例中,上述的冷凝件配置于第一供应管路上,且补液管路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回流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0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杆加厚模具
- 下一篇:电子地标及电子地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