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72757.5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成勇;刘建全;唐海翔;彭麒霖;吕炼;王达浪;王梁警;罗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架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副车架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基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夹定位组和第二装夹定位组;所述第一装夹定位组包括第一液压驱动轴、第一液压爪、第一液压辅助支撑杆和第一弹簧定位销,所述第一液压驱动轴包括第一驱动轴输入端和第一驱动轴输出端,所述第一液压辅助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基板的顶部,第一液压辅助支撑杆的顶部与第一液压爪形成有第一装夹腔;第一弹簧定位销的顶部用于与第一工艺孔配合,所述第一工艺孔设置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左悬臂上;所述第二装夹定位组用于装夹后副车架纵梁的右悬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后副车架纵梁不易进行装夹和定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副车架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后副车架,作为汽车底盘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及承载部件,起着支承后桥与悬架的作用。当车辆行驶时,后副车架还承受来自路面的随机载荷的作用,并减少这些载荷对整车的影响。在后副车架中,后副车架纵梁是其重要的结构件。现有后副车架纵梁通常采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然而,现有后副车架纵梁结构复杂,不易采用传统压板结构进行装夹和定位,即采用传统压板结构进行装夹和定位时,会导致纵梁在机加工时空间尺寸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加工装置,本装置解决了后副车架纵梁不易进行装夹和定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加工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用于连接在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夹定位组和第二装夹定位组;
所述第一装夹定位组包括第一液压驱动轴、第一液压爪、第一液压辅助支撑杆和第一弹簧定位销,所述第一液压驱动轴包括第一驱动轴输入端和第一驱动轴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轴输入端用于与液压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轴输出端与第一液压爪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辅助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基板的顶部,第一液压辅助支撑杆的顶部与第一液压爪形成有第一装夹腔,所述第一装夹腔用于装夹后副车架纵梁的左悬臂;
所述第一弹簧定位销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基板的顶部,第一弹簧定位销的顶部用于与第一工艺孔配合,所述第一工艺孔设置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左悬臂上;
所述第二装夹定位组用于装夹后副车架纵梁的右悬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夹定位组包括第二液压驱动轴、第二液压爪、第二液压辅助支撑杆和第二弹簧定位销,所述第二液压驱动轴包括第二驱动轴输入端和第二驱动轴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轴输入端用于与液压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轴输出端与第二液压爪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辅助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基板的顶部,第二液压辅助支撑杆的顶部与第二液压爪形成有第二装夹腔,所述第二装夹腔用于装夹后副车架纵梁的右悬臂;
所述第二弹簧定位销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基板的顶部,第二弹簧定位销的顶部用于与第二工艺孔配合,所述第二工艺孔设置于后副车架纵梁的右悬臂上。
进一步地,包括防错杆,所述防错杆设置在基板的顶部,且防错杆与后副车架纵梁的左悬臂和后副车架纵梁的右悬臂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夹定位组包括第一支撑销,所述第一支撑销的底部与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销的顶部用于支撑后副车架纵梁的左悬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夹定位组包括第二支撑销,所述第二支撑销的底部与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销的顶部用于支撑后副车架纵梁的右悬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72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器人打磨末端执行器
- 下一篇:一种持卡人身份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