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棉摘锭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8569.7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0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瑞军;王亦奇;詹华;韩增德;吴海华;郝付平;吴佳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16 | 分类号: | A01D46/16;C23C16/24;C23C16/26;C23C16/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丽恒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棉摘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棉摘锭,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包括采棉摘锭本体,采棉摘锭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富Si元素的碳基耐磨厚涂层,富Si元素的碳基耐磨厚涂层包括Si过渡层和采棉摘锭工作层,所述采棉摘锭工作层包括多层交替设置的富Si掺杂的碳基涂层和纯碳基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采棉摘锭表面制备富Si元素碳基厚涂层替代传统的渗碳和电镀硬铬工艺,满足采棉摘锭耐磨损性能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棉摘锭。
背景技术
我国的棉花采摘生产已普遍采用机械化作业,采棉机是重要关键装备。摘锭作为采棉机的核心部件,每台采棉机约需安装2500多个采棉摘锭,更换一次采棉摘锭要花费超过20万元,提高采棉摘锭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不但能提升采棉机的作业效率,而且能和棉花采摘的生产成本。
采棉摘锭在工作时利用率棉花卷曲的纤维特性,通过摘锭上的勾齿钩住棉花,并通过摘锭的绕轴旋转将棉花缠绕在摘锭工作表面上,最后送至脱棉盘进行脱棉处理。摘锭上的钩齿与棉花支杆和其它杂物之间长期处于摩擦磨损状态,且摘锭在脱棉过程中承受脱棉盘施加的摩擦力引起也会引起摘锭表面磨损。此外采棉摘锭的勾齿尖端非常尖锐,传统机加工产生的加工损伤可能导致表面粗糙度较高,采棉摘锭的尖端经常会产生额外的残余应力以及承受更高载荷从而导致采棉摘锭失效。
目前国内的采棉摘锭通常选用20Cr、20CrMnTi、20Mn等材料加工,为提高采棉摘锭表面的耐磨性能,在摘锭表面先进行渗碳处理,然后电镀硬铬是比较通用的工艺方法。但近年我国对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电镀硬铬工业的限制,对采棉摘锭的生产总成很大冲击。
综上,提供一种新型的耐磨采棉摘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棉摘锭,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棉摘锭,包括采棉摘锭本体,所述采棉摘锭本体的上端分布有钩齿,所述采棉摘锭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富Si元素的碳基耐磨厚涂层,富Si元素的碳基耐磨厚涂层包括Si过渡层和采棉摘锭工作层,所述Si过渡层设置于所述采棉摘锭本体的表面与所述采棉摘锭工作层之间,所述采棉摘锭工作层包括多层交替设置的富Si掺杂的碳基涂层和纯碳基涂层。
优选地,所述Si过渡层的厚度为2~3μm。
优选地,所述富Si掺杂的碳基涂层和所述纯碳基涂层的总厚度为8~12μm。
优选地,所述富Si掺杂的碳基涂层和所述纯碳基涂层各设置有4-6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棉摘锭,在采棉摘锭表面制备有多层结构的富Si元素的碳基耐磨厚涂层,替代传统的渗碳和电镀硬铬工艺,满足采棉摘锭耐磨损性能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棉摘锭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棉摘锭清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富Si元素的碳基耐磨厚涂层制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富Si元素碳基耐磨厚涂层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8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玻璃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吸盘装置
- 下一篇: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