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号转接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43887.6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7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方芳;余玉洪;孙志宇;张永杰;唐述文;陈俊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H05K1/11;H01R12/51;G01T1/202;G01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转接板,其包括:转接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接板本体上的若干同轴电缆连接焊盘、若干连接器连接焊盘以及若干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本体采用由若干信号连接层构成的多层板结构;各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按照预设次序与相应的所述信号连接层连接,用于焊接由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其中一面上的所有PMT引出的Dy8信号和Dy5信号的同轴电缆,并使得每一PMT引出的Dy8信号和Dy5信号分布在不同的所述信号连接层上;各所述连接器通过各所述连接器连接焊盘与各所述信号连接层对应连接,各所述连接器另一端分别与前端电子学电路板内对应的各ASIC芯片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卫星探测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星技术领域,涉及卫星上大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引出信号与前端电子学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转接板,尤其是一种用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信号转接板。
背景技术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采用型号为R4443的光电倍增管(PMT),为了覆盖全动态范围使用,该PMT设计采用双打拿级读出信号方式,即其中第5打拿极(Dy5)测量大信号,第8打拿极(Dy8)测量小信号的方式。由于Dy8的增益是Dy5增益的几十倍,信号幅度相差很大,所以Dy8信号微小的晃动都会对Dy5信号带来干扰,需寻找一种方法以解决串扰问题。
另外,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结构为四面对称型,每个面均包含41个PMT,需通过82根同轴电缆将信号接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一块前端电子学电路板中。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完成总装后,前端电子学电路板仍需进行各种检测、程序更新等工作,为了简化前端电子学电路板与探测器PMT信号输出之间的大规模电缆连接,同时满足前端电子学电路板和探测器中PMT的独立安装测试需求,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探测器读出信号与前端电子学连接方法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转接板,该信号转接板用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大规模PM与前端电子学电路板的连接,在简化PMT和前端电子学之间的大规模电缆连接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双打拿极之间的串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转接板,其包括:转接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接板本体上的若干同轴电缆连接焊盘、若干连接器连接焊盘以及若干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本体采用由若干信号连接层构成的多层板结构;各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按照预设次序与相应的所述信号连接层连接,用于焊接由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其中一面上的所有PMT引出的Dy8信号和Dy5信号的同轴电缆,并使得每一PMT引出的Dy8信号和Dy5信号分布在不同的所述信号连接层上;各所述连接器通过各所述连接器连接焊盘与各所述信号连接层对应连接,各所述连接器另一端分别与前端电子学电路板内对应的各ASIC芯片相连。
进一步,各所述信号连接层均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信号层和地线层。
进一步,各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均包括一个信号焊盘和一个地焊盘,且所述信号焊盘与相应的所述信号层连通,用于焊接由各PMT引出的Dy8信号或Dy5信号的同轴电缆的芯线;所述地焊盘与所述地线层连通,用于焊接由各PMT引出的Dy8信号或Dy5信号的同轴电缆的地线。
进一步,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的数量为84个,其中2个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用于焊接温度探头,以测试前端电子学电路板的温度,其余82个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按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各面的所有PMT的Dy8信号和Dy5信号次序依次排列,用于焊接由各PMT的Dy8信号和Dy5信号引出的同轴电缆。
进一步,所述84个同轴电缆连接焊盘分为若干组间隔设置在所述转接板本体上,每一组内所述同轴电缆连接焊盘的数量设置为6-8个。
进一步,各组同轴电缆连接焊盘之间还设置有机械安装孔,用于所述转接板本体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43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