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板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3025.5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2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魏晨;王旭;李铁兴;池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丰(辽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023;B65G21/20;B65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板减震装置,其与物体撞击的一端为上端,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减震箱,其为橡胶材质的空腔体,空腔体内设置有气囊;纺纶蜂窝层,其为芳纶蜂窝复合材料,纺纶蜂窝层上端与第一减震箱连接;第二减震箱,其为箱体结构,包括两侧板和上顶板和下底板;两侧板上端与上顶板连接,两侧板的下端与下底板连接;两侧板上均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块,上顶板的两端均与滑块连接;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部,减震部包括两个弹簧和一个减震柱,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减震柱的两侧;减震垫,其内填充有橡胶颗粒。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力能量波动造成的缓冲装置无法协调工作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挡板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运输装置的运输带常常存有角度调节结构,以使运输带的一端被顶起,进而形成坡度,这样必然产品在运输带上向下运动,导致产品运输不稳定,现有的一些技术是在运输带上设置若干挡板,以通过相邻的挡板形成收集框,使得产品放置在形成的收集框内。因此挡板的减震装置尤为重要,现有的的减震机构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不理想,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对减震装置的损耗比较大,减震设备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板减震装置,其与物体撞击的一端为上端,从上至下包括:
第一减震箱,其为橡胶材质的空腔体,所述空腔体内设置有气囊;
纺纶蜂窝层,其为芳纶蜂窝复合材料,所述纺纶蜂窝层上端与所述第一减震箱连接;
第二减震箱,其为箱体结构,包括两侧板和上顶板和下底板;所述两侧板上端与所述上顶板连接,所述两侧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所述两侧板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上顶板的两端均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两个弹簧和一个减震柱,所述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减震柱的两侧;
减震垫,其内填充有橡胶颗粒。
优选方案是:所述减震部包括两个弹簧和一个减震柱,其中两个弹簧分别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减震柱的上端均与所述上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减震柱的下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
优选方案是:所述纺纶蜂窝层包括第一纺纶蜂窝层和第二纺纶蜂窝层,所述第一纺纶蜂窝层的下端与第二纺纶蜂窝层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纺纶蜂窝层与所述第一减震箱连接,所述第二纺纶蜂窝层与所述第二减震箱的连接。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纺纶蜂窝层和第二纺纶蜂窝层的厚度均为0.8~1.2cm。
优选方案是:第二减震箱内的空隙内填充有泡沫填充物。
优选方案是: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均为橡胶板。
优选方案是:所述减震柱为橡胶柱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震箱、纺纶蜂窝层、第二减震箱和减震垫,在受到碰撞后根据碰撞的不同程度第一减震箱、纺纶蜂窝层、第二减震箱和减震垫分别作出程度不同的缓冲效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力能量波动造成的缓冲装置无法协调工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减震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丰(辽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丰(辽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3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冲洗功能前置超滤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环形工件磷化处理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