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地下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6750.3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韩辉;冯金;沈道旭;吴万林;彭孝林;李奇峰;马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李安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装配式 地下 框架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地下框架结构,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以及竖向安装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上端的若干个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任意合围形成封闭空间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之间的中部安装有预埋钢筋混凝土中板,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与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拼接件实现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与预埋钢筋混凝土中板通过若干第二拼接件实现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地下框架结构中的连接形式均采用螺栓拼接,而不用混凝土或砂浆浇注,所用结构构件均可拆卸,具有便于安装拆卸、易于修复、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有利于结构实现可拆卸功能。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地下空间框架结构及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地下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下空间结构建造方式对人工的要求比较高,而技术人工素质参差不齐,各类事故时有发生,难以保证现场建造的质量控制。而可拆卸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工厂生产,生产过程中可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监控,能更大程度地防止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开裂、渗漏等问题,并提高地下空间结构的整体安全等级和耐久性等。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运输到现场后,由专业安装队伍严格遵循流程进行装配,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并降低了安全隐患。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地下空间框架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地下空间结构,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PC地下框架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地下空间结构的预制装配式结构设计由于主要结构依托于构件节点的连接强度,故构件间节点的连接始终制约着装配式建筑能否广泛应用。根据施工方法,结构构件节点的连接方式可分为湿式连接和干连接。
所谓的湿式连接是一种强连接方式,将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在现场通过现浇模式连接成整体,其连接部位强度较高。湿连接节点类型主要包括灌浆连接和整体现浇连接。湿式连接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选择较多的连接方式。其优点在于能较大的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从而保证建筑的承载力能有效传递。但其施工复杂、连接质量不易保证、成本较高,由于节点采用灌浆、浇注混凝土等方法形成整体后不能拆卸;所谓的干式连接是一种延性连接方式,是指通过预应力筋、高强螺栓等连接方式所形成的连接部位抗弯能力设计成比预制构件低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其特点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不是来自于预制构件的弹塑性变形,而是主要通过附属耗能组件提供结构的耗能能力,弹塑性变形集中在连接区域,其他部分保持弹性,预制梁柱构件轻微破坏。目前地下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螺栓连接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连接方案是采用螺杆穿过相邻墙板构件上的预留洞并完成连接的;第二种连接方案是相邻墙体板构件在局部位置设置有钢预埋件,并采用螺栓完成相邻墙体在局部位置的连接;第三种连接方案是相邻墙板构件在端部设置有沿接缝长度方向的钢框,并采用一整排螺栓完成相邻墙体在接缝上的连接。
现有地下空间结构预制装配式的干式螺栓连接主要有以下一些缺陷:1、墙板构件上的预留洞内需要浇注砂浆保证连接可靠,导致墙板构件无法拆卸;2、板和板的连接节点与侧墙和板的连接节点重合,导致无法实现结构体系的拆卸;3、大多数现有螺栓连接容易产生局部松动,导致侧墙等构件发生应力集中而局部破坏,进而影响整个结构体系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地下框架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6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泵管割管带滚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装配不同高度笔芯的笔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