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便于更换维修的侧顶板组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5412.7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峰;施竹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B61D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便于 更换 维修 顶板 组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轨道车辆用便于更换维修的侧顶板组成,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侧壁设置有侧顶板本体,所述侧顶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防撞保护组件,所述侧顶板本体的两端设置有便捷拆装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便捷拆装组件,并通过便捷拆装组件对侧顶板进行便捷安装固定与拆卸,无需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达到避免由于侧顶板难以拆装,影响后续的维修与更换,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目的,通过设置防撞保护组件,并通过防撞保护组件对侧顶板受力进行缓冲保护与增强结构强度,从而达到避免侧顶板容易受外力影响造成破损,影响正常使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组成技术领域,具体为轨道车辆用便于更换维修的侧顶板组成。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结构中,侧顶板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固定在车体上,侧顶板贯穿整个车厢,起到车内装饰的作用,同时许多的电气设备安装在侧顶板上方的空间内,利用侧顶板起到遮挡防护的作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侧顶板通常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导致侧顶板难以拆装,影响后续的维修与更换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2、现有的侧顶板通常由于结构简单,导致侧顶板在使用时容易受外力影响造成破损,从而影响侧顶板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轨道车辆用便于更换维修的侧顶板组成,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轨道车辆用便于更换维修的侧顶板组成,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侧壁设置有侧顶板本体,所述侧顶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防撞保护组件,所述侧顶板本体的两端设置有便捷拆装组件;
所述便捷拆装组件包括插头、支撑杆、卡接块、第二弹簧、软杆和伸缩按钮,所述插头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侧顶板本体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插头的侧壁,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侧壁,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卡接块的侧壁和插头的侧壁,所述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卡接块的侧壁,所述伸缩按钮的侧壁固定连接于软杆的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防撞保护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防撞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侧顶板本体的内壁,所述防撞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侧顶板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撞板通过与凹槽相契合滑动连接于侧顶板本体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车架的侧壁开设有槽孔,所述插头通过穿插槽孔滑动连接于车架的侧壁内部。
可选的,所述卡接块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贯穿通孔转动连接于卡接块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插头的底端开设有槽孔,所述伸缩按钮通过穿插槽孔滑动连接于插头的底端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轨道车辆用便于更换维修的侧顶板组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便捷拆装组件,并通过便捷拆装组件对侧顶板进行便捷安装固定与拆卸,无需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达到避免由于侧顶板难以拆装,影响后续的维修与更换,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保护组件,并通过防撞保护组件对侧顶板受力进行缓冲保护与增强结构强度,从而达到避免侧顶板容易受外力影响造成破损,影响正常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竹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5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紫外线立体印花布料
- 下一篇:轨道车辆可拆卸司机室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