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04526.3 | 申请日: | 2022-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申明辉;阳征会;唐永利;卢其云;郁宪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7/14 | 分类号: | B05B7/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刘秋英 |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钕铁硼 添加剂 雾化 添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包括粉料进料口、接料罐,添加剂储存罐、时间继电器,所述接料罐上设置有蝶阀、球阀C,所述添加剂储存罐的上部设置有球阀D、添加剂加料口、气压表A,下部设置有带电磁阀的添加剂出料口,所述添加剂储存罐上部的球阀D与中压氮气管道连接、所述中压氮气管道上设置有气压表B,所述电磁阀与时间继电器相连。该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可实现雾化的添加剂液滴直接喷雾到粉料上,可防止粉料结团且大大提高了添加的均匀性,可减少混料时间和提高磁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添加方法,具体为一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烧结钕铁硼磁体一般工艺流程为:薄带(SC甩片)→氢破碎→气流磨制粉→磁场成型→(等静压)→真空烧结→热处理,其中氢破碎后的粉末粒度约为1mm左右被称为粗粉,气流磨制粉后的粒度约为2.5-4.0微米被称为细粉。制粉过程又包括粗粉与抗氧化剂的混合(粗混)、气流磨制粉、制粉后细粉与润滑剂的混合(细混),混合过程中抗氧化剂、润滑剂等添加剂主要为酯类化合物。
粗混一般添加抗氧化剂(助磨剂),目的是提高制粉效率,主要作用机理:提高颗粒流动性,防止二次颗粒的形成,同时物料表面吸附后表面能降低,可以加速裂纹扩展,提高了物料的易磨性;目前添加的方法一般由粉料容器顶部的蝶阀处用漏斗一次倒入添加,此种方法添加后添加剂较为集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混匀。
细混一般添加润滑剂,主要作用是提高成型过程取向度,提高磁性能,添加方法同粗粉一样采用漏斗从粉料容器顶部的蝶阀一次倒入添加,存在添加时打开碟阀,少部分空气会与粉料接触造成细粉氧化,不利于性能提高;添加后添加剂较为集中、容易造成粉料结团并需要较长时间混匀等缺点。
总之传统的添加方法都是在粗粉、细粉完全静置在料罐中时从顶部蝶阀处通过漏斗一次添加,添加剂主要存在于粉料表层的一定区域、存在严重的不均匀性,后续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混料才能使添加剂在粉料中均匀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添加剂在粉料中添加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包括:粉料进料口1,接料罐2,添加剂储存罐3、时间继电器4。
优选的,所述接料罐2上设置有蝶阀5、球阀C6;蝶阀5与粉料进料口1相连接实现粗粉或细粉的下料。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储存罐3的上部设置有球阀D7、添加剂加料口8、气压表A9,下部设置有带电磁阀10的添加剂出料口。
优选的,气压表A9可以实时显示添加剂储存罐3的气压。
优选的,在球阀D7、电磁阀1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将防氧化剂、润滑剂通过添加剂加料口8加入添加剂储存罐3,并关闭添加剂加料口8,使得添加剂储存罐3处于密闭状态。
优选的,将所述球阀D7与中压氮气管道11相连通,中压氮气管道11上设置有气压表B12,气压表B12的数值大于0.3MPa,当打开球阀D7时中压氮气管道中11的氮气进入添加剂储存罐3直至气压表A9的数值等于气压表B12的数值,并保持球阀D7处于打开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10与时间继电器4相连,该时间继电器4可控制电磁阀10开启X秒然后关闭Y秒、依此循环往复。
优选的,保持球阀C6处于开启状态,当电磁阀10开启时,添加剂储存罐3中的液态添加剂将雾化为液滴添加至正在下料的粉料上或者添加至底部储存粉料的上表面。
有益效果:该种烧结钕铁硼添加剂的雾化添加装置可实现添加剂在粗粉或细粉在下料过程的雾化添加,解决了传统漏斗一次添加带来的不均匀性、后续混料时间过长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04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计重测量教学模型
- 下一篇: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