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66244.1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崇选;王刚;黄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3/02 | 分类号: | A47L3/02;A47L3/00;E04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拼装 式擦窗 装置 | ||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由两台各带有万向轮、滚动轮和推拉把手的钢板车,每台钢板车上都设有一套伸缩承重结构、一套立柱高度调整结构和一套吊篮提升结构组成。两台钢板车通过各自的吊篮提升结构与一个吊篮连接成整体。伸缩承重结构承载钢板车重量时,万向轮和滚动轮离开地面,钢板车固定在地面上,使装置能牢靠工作;通过插销螺栓对方钢竖向套管和方钢竖向内管不同位置的插销孔固定,改变立柱高度,适应幕墙清洗高度需要;吊篮提升结构用来调整吊篮的工作位置,扩大清洗作业面。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组装,运营及维护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可进行移动作业,作业效率高,能对外幕墙结构死角的污渍进行彻底清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擦洗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建筑外幕墙进行擦窗的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外立面均采用了玻璃、石材或金属作为结构外幕墙。伴随外幕墙而来的清洗是一个棘手问题。目前,外幕墙的清洗均通过擦窗机完成。现有擦窗机需在原建筑物旁边布置轨道或插杆基座才能使用,使用不方便且成本高,擦窗工艺复杂、难度大,擦窗机的日常维护费用也大,上述各种原因均增加了幕墙擦洗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传统擦窗机对异形曲面外幕墙的个别凹陷部位无法探入,擦洗作业存在死角,凹陷部位的污渍不能清除,维护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擦窗机使用成本高、擦窗工艺复杂、难度大,对幕墙凹陷部位污渍不能清除的问题。给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组装,运营及维护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可移动作业,作业效率高,能对外幕墙结构死角的污渍进行彻底清除的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包括各带有两个万向轮、两个滚动轮和一个推拉把手的两台钢板车。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的特征在于:每台钢板车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各与纵轴线垂直的水平焊接一根方钢外套管,四个方钢外套管的管腔内各插接一根伸缩内管,方钢外套管 与伸缩内管上均设有若干插销孔,方钢外套管与伸缩内管通过插销孔由插销螺栓固定连接,四根伸缩内管的端部各垂直设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内置有一根带底座支撑螺柱,带底座支撑螺柱在伸缩内管的下面螺纹连接一个承重螺母,在伸缩内管的上面螺纹连接一个固定螺母,带底座支撑螺柱通过承重螺母和固定螺母固定在伸缩内管上,所述四组方钢外套管、伸缩内管、带底座支撑螺柱、承重螺母和固定螺母共同构成伸缩承重结构,所述钢板车上面置放有若干块铸铁配重,一台钢板车上面后端固定一个下插座,下插座上固定一根方钢竖向套管,方钢竖向套管内插接一根方钢竖向内管,方钢竖向套管与方钢竖向内管上各自设有若干插销孔,方钢竖向套管与方钢竖向内管通过插销孔由插销螺栓固定连接,方钢竖向内管顶端外套接一个方钢上插座,方钢上插座上面纵向水平焊接一根外伸悬挑架,外伸悬挑架的端头设有定滑轮,定滑轮盘跨圆盘的钢丝绳一端与吊篮钢丝绳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同一侧吊篮上的电动提升机连接,所述下插座、方钢竖向套管、方钢竖向内管构成立柱高度调整结构,所述方钢上插座、外伸悬挑架、定滑轮、吊篮钢丝绳和电动提升机构成吊篮提升结构,所述吊篮的另一侧与另一台钢板车上的另一个吊篮提升结构连接构成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其中所述方钢竖向内管在方钢竖向套管内具有一个上下直线伸缩移动轨迹,所述伸缩内管在方钢外套管中具有一个直线伸缩移动轨迹,所述四根伸缩内管端部的垂直安装孔对称设置,所述带底座支撑螺柱通过承重螺母的旋转在垂直安装孔内具有一个直线移动轨迹,所述承重螺母在带底座支撑螺柱上向下旋转为钢板车下落状态,承重螺母在带底座支撑螺柱上向上旋转为钢板车上升状态,所述钢板车上升结束,万向轮和滚动轮处在脱离地面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其中所述钢板车上面后端的下插座处在钢板车纵向中心线上,所述外伸悬挑架纵向中心线与钢板车纵向中心线在垂直方向上重合。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拼装式擦窗装置,其中所述铸铁配重每个重25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6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