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和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51344.7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2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宇;杨海奇;黄小腾;王鹏;侯跃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66 | 分类号: | H01M10/6566;H01M10/6568;H01M10/613;H01M10/615;H01M50/204;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设备 | ||
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该电池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热管理部件,热管理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连接,第一壁为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壁,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电池单体的温度;其中,在第二方向上,热管理部件的尺寸H1与第一壁的尺寸H2满足:0.1≤H1/H2≤2,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平行于第一壁。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提升电池的容量密度的同时满足电池的热管理需求,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产业中,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电池的性能中的一项重要参数,然而,在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时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其他性能参数。因此,如何提升电池的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在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满足电池中的热管理需求,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热管理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连接,所述第一壁为所述电池单体中表面积最大的壁,所述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其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尺寸H1与所述第一壁的尺寸H2满足:0.1≤H1/H2≤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热管理部件与一列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表面积最大的第一壁连接,其中,沿第一方向,热管理部件的尺寸H1与第一壁的尺寸H2满足0.1≤H1/H2≤2。这样,电池的箱体中部可以不需要再设置梁等结构,可以较大限度地提升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利用上述热管理部件还可以满足电池中的热管理需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满足电池中的热管理需求,从而能够提升电池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尺寸H1与所述第一壁的尺寸H2还满足:0.3≤H1/H2≤1.3。这样,可以保证电池在充电,尤其是快充的过程中,电池单体的温度不超过5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热管理部件之间的换热面积为S,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Q与所述换热面积S之间的关系满足:0.03Ah/cm2≤Q/S≤6.66Ah/cm2。这样,可以在快充过程中,将电池单体的温度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此外,当电池单体的容量Q一定时,可以通过调节换热面积S,灵活地满足电池的热管理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尺寸H1为1.5cm到30cm。这样,可以保证电池在快充的过程中,电池单体的温度不超过5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其中,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用于容纳调节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的流体,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部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所述加强筋、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形成所述流道。这样,增大了热管理部件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导热板或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夹角为锐角。这样,在第三方向上,热管理部件可以有较大的压缩空间,可以给电池单体提供膨胀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1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