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6843.7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茂林;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钧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箱体 装车 衬套 新型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包括衬套和安装在电池箱体上的吊耳套筒;所述衬套包括衬套轴和一体设置在衬套轴一端的法兰盘;所述吊耳套筒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缘设置有上沉孔;所述吊耳套筒内部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筋条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竖向相对,所述通孔的上边缘设置有下沉孔;所述衬套轴的下端对应插入所述下沉孔内,所述法兰盘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沉孔的孔底间隙相隔。所述上沉孔的半径大于所述法兰盘的半径,所述下沉孔的半径等于所述衬套轴的半径。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传统方案中因型材型腔尺寸变化导致衬套底部未贴到型腔筋条面而漏光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体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箱体装车安装孔,基本以衬套的形式为主。电池箱体对衬套孔的位置度和衬套上表面的轮廓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衬套一般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装入安装孔内,然后再对衬套安装面进行铣加工,以保证衬套车身安装面的轮廓度。电池箱的吊耳套筒为挤压型材,由于挤压型材型腔尺寸无法特别稳定,衬套和安装孔之间可能会留有间隙,在检测时会出现漏光的现象,说明衬套底部未贴到型腔筋条面,安装结构不够稳定,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改善传统方案中因型材型腔尺寸变化导致衬套底部未贴到型腔筋条面而漏光的缺陷。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包括衬套和安装在电池箱体上的吊耳套筒;所述衬套包括衬套轴和一体设置在衬套轴一端的法兰盘;所述吊耳套筒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边缘设置有上沉孔;所述吊耳套筒内部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筋条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竖向相对,所述通孔的上边缘设置有下沉孔;所述衬套轴的下端对应插入所述下沉孔内,所述法兰盘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沉孔的孔底间隙相隔。
进一步地,所述上沉孔的半径大于所述法兰盘的半径,所述下沉孔的半径等于所述衬套轴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的下表面与所述吊耳套筒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上沉孔的深度小于所述下沉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沉孔深度为1.2mm,所述上沉孔的深度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与衬套轴外径相同;所述通孔的孔径与衬套轴内孔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与所述吊耳套筒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相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将传统的衬套加长,并在型材上表面和内腔面分别开设上沉孔和下沉孔,可以有效改善因型材型腔尺寸变化导致衬套底部未贴到型腔筋条面而漏光的缺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衬套安装在吊耳套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衬套和吊耳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衬套安装在吊耳套筒上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4为衬套与吊耳套筒焊接相连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4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装车衬套的新型安装结构,包括衬套1和安装在电池箱体上的吊耳套筒2。衬套1的结构如附图2中所示,所述衬套1包括衬套轴3和一体设置在衬套轴3一端的法兰盘4。
所述吊耳套筒2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的上边缘设置有上沉孔6。所述吊耳套筒2内部设置有型腔7,所述型腔7的筋条面11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通孔8与所述安装孔5竖向相对,所述通孔8的上边缘设置有下沉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钧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钧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6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