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高速固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6862.1 | 申请日: | 2022-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1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欣宇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3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高速 固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高速固态继电器,涉及固态继电器领域,该直流高速固态继电器包括:输入电路,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产生高频信号,输出给隔离电路;隔离电路,用于隔离输出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出给输出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电路产生高频信号,然后通过隔离电路加在MOS管G极,控制MOS管导通,进而控制继电器工作电路导通,且具有加速电路,加速MOS管断开时电荷泄出;这种驱动方式动作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相较于三极管输出的固态继电器发热小、功率大、不用散热,相较于光耦驱动MOS管的固态继电器速度快、适合高频切换,可达数千赫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继电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直流高速固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固态继电器,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目前直流固态继电器大多采用功率三极管作为控制元件。功率三极管优点是电路比较简单、成本低。缺点是由于三极管都有0.7V左右的导通压降,这样三极管本身会消耗一定的功率,消耗的功率转化为热能,引起继电器发热。当电流较大时,必须采用散热器、风扇等方式强制散热,增加了产品体积,降低了可靠性,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高速固态继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高速固态继电器,包括:
输入电路,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产生高频信号,输出给隔离电路;
隔离电路,用于隔离输出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出给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用于接收到直流电时控制继电器工作电路导通;
继电器工作电路,用于控制大电流工作电路导通或截止;
加速电路,用于输入电路停止供电时,泄出输出电路的电荷,提高继电器工作电路的关断速度;
输入电路连接隔离电路,隔离电路连接输出电路、加速电路,输出电路连接继电器工作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线圈L1、三极管Q1、电容C2、电容C3、电阻R2、电阻R5,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线圈L1、电压信号in+,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5、电容C2、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线圈L1的另一端、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信号in-。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隔离电路包括线圈L2、二极管D1、二极管D5,线圈L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信号out-,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输出电路、加速电路,线圈L2和线圈L1共同构成变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4、MOS管Q4、二极管D7,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4、隔离电路,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压信号out-、,MOS管Q4的S极、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4的G极,MOS管Q4的D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继电器工作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加速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6,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输出电路,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 R3、隔离电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压信号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欣宇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欣宇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6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眩光的OLED光源教室灯
- 下一篇:一种罩式炉组合铸造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