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9864.1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8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叶信豹;叶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菲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B21D37/16;B21D53/88;B01D29/03;B01D29/56;B01D29/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苏哲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器 缸筒热旋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涉及减震器缸筒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以及安装在其表面的冷却机构,所述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面板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面板上,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水管且水管设置在安装板的内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贯通面板连接有冷却液箱,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漏液口。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利用冷却机构能够进一步促进加工完成钢管的冷却效率,有效的缩短加工完成得钢管的冷却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缸筒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现有的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通过将钢管输送至工作台,利用三爪卡盘将钢管进行固定,再通过机械手臂上的加温装置以及机械手臂来对钢管的一端进行加工。
现有的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在对钢管进行作业时,需要将钢管利用三爪卡盘来对其进行定位,来对钢管的端部进行加工,但是现有装置会将钢管的固定位置温度也升高,对后续的冷却工段不能够进行促进作用,来使钢管的冷却更加快速。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设置冷却机构,通过将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面板上,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水管且水管设置在安装板的内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贯通面板连接有冷却液箱,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漏液口,通过利用水泵和水管来将冷却液输送至安装板内部,再利用通孔内壁上固定开设的漏液孔来对钢管的夹持部进行冷却,能够进一步促进钢管的冷却工作,缩短钢管的冷却时间,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包括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以及安装在其表面的冷却机构,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面板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
冷却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面板上,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水管且水管设置在安装板的内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贯通面板连接有冷却液箱,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漏液口。
进一步地,安装板的左侧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中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第一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条,过滤条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过滤条中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有滤板。
进一步地,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面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回收箱。
进一步地,回收箱中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板,过滤网板插设在回收箱中,过滤网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过滤孔。
进一步地,过滤网板位于回收箱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进一步地,回收箱和冷却液箱通过单向阀连通,单向阀的流动方向为回收箱内部向冷却液箱的内部流动。
进一步地,缸筒热旋压装置本体的四个支架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缸筒热旋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利用冷却机构能够进一步促进加工完成钢管的冷却效率,有效的缩短加工完成得钢管的冷却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菲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菲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9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