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下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6316.0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二瓶秀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立清;刘芳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下部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结构强度,来防止在车辆行驶中底板与发动机碰撞而破损。所述车体下部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车体的下方,且覆盖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方的发动机;以及多个凸肋,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凸肋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所对应的部位上的凸肋密度相较于在所述底板的其他部位上的凸肋密度更密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所用的车体下部结构通常具有设置在车体的下部的底板(under cover),来覆盖车体的内部结构中的车用装置,例如发动机。在此情况下,若为了扩大底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而将底板往上方设置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则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底板容易因车体的晃动而碰撞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进而产生破损。然而,若在底板上设置开口来防止底板与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接触,则会大幅降低底板的强度,且车辆在底板附近的空气力学性能也会产生恶化。由此,期望找到一种在扩大底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底板损毁的车体下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结构强度,来防止在车辆行驶中底板与发动机碰撞而破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车体的下方,且覆盖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方的发动机;以及多个凸肋,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凸肋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所对应的部位上的凸肋密度相较于在所述底板的其他部位上的凸肋密度更密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所对应的部位上密集设置的所述多个凸肋设置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凸肋,并且,在所述底板的对应于密集的所述横向凸肋的位置附近设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挡板。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下部结构中,多个凸肋设置在底板的表面上,并且多个凸肋在底板的与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所对应的部位上的凸肋密度相较于在底板的其他部位上的凸肋密度更密集。如此,相较于在底板上设置开口来防止底板与发动机接触的作法,能够抑制底板的结构强度的降低以及空气力学性能的恶化。并且,相较于在整个底板上密集设置凸肋,能够降低制作成本,有效地对特定部位进行补强。即使为了扩大底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而将底板往上方设置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也能够经由密集设置的凸肋来进行补强,由此抑制底板与发动机的最下端位置接触时产生破损。据此,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下部结构能够提升结构强度,来防止在车辆行驶中底板与发动机碰撞而破损。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体下部结构应用在车辆上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车体下部结构的下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车辆;
52:车体;
54:车轮;
56:发动机;
100:车体下部结构;
110:底板;
112:底板本体;
114:盖体;
120:凸肋;
122、122A:横向凸肋;
124:纵向凸肋;
130:挡板;
A:区域;
Fr:车辆前方向;
G: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6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载支撑装置
- 下一篇:大流量生物气溶胶本征荧光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