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护的拼接式引导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6711.0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青;赵振波;赵复浩;尤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振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维护 拼接 引导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导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拼接式引导轮,包括轮架、引导轮件,所述引导轮件装于轮架内侧,引导轮件包括轮体与轮面套,轮体轴端部通过轴承连接于轮架内侧,轮体外包覆有轮面套;所述轮体具有上轮板、下轮板与安装盖,上轮板、下轮板均呈扇形状,上轮板、下轮板两侧端设有轴孔,且轴孔外侧装有安装盖;所述上轮板、下轮板分别包括轮柱部A、安装部A以及轮柱部B、安装部B,其中轮柱部A、轮柱部B设于安装部A、安装部B的内侧,轮柱部A、轮柱部B相近端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轮体采用上轮板、下轮板的拼接式结构,便于拆卸,连接稳定性好,且不易开裂,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导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维护的拼接式引导轮。
背景技术
引导轮用于对软体管道或者钢丝,尼龙绳等软体线性物体移动过程中的方向引导,引导轮带有滑轮结构,在某些项目或产品中引导轮会起到省力的作用,引导轮配件是电铲行走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整个电铲的行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引导轮在行走系统中起到张紧履带作用,故又名张紧轮、拉紧轮。可以有效地调节履带的松紧度,有效实现电铲行走的平稳高效。
现有的引导轮,由于结构十分简单,一般引导轮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引导轮轴表面受到胀套的挤压力和复合机械力的作用,会导致其寿命相对较低;而在维修时,拆卸过于繁琐,维修起来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拼接式引导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的拼接式引导轮,包括轮架、引导轮件,所述引导轮件装于轮架内侧,引导轮件包括轮体与轮面套,轮体轴端部通过轴承连接于轮架内侧,轮体外包覆有轮面套;所述轮体具有上轮板、下轮板与安装盖,上轮板、下轮板均呈扇形状,上轮板、下轮板两侧端设有轴孔,且轴孔外侧装有安装盖;所述上轮板、下轮板分别包括轮柱部A、安装部A以及轮柱部B、安装部B,其中轮柱部A、轮柱部B设于安装部A、安装部B的内侧,轮柱部A、轮柱部B相近端卡接配合。
优选的,安装部A、安装部B均呈盘状,安装部A、安装部B之间通过螺栓锁紧连接。
优选的,轮面套覆于轮柱部A、轮柱部B外侧,轮面套包括支撑层与耐磨层,支撑层设于耐磨层下侧且贴覆于轮柱部A、轮柱部B上。
优选的,轮面套覆于轮柱部A、轮柱部B外侧,轮面套包括支撑层与耐磨层,支撑层设于耐磨层下侧且贴覆于轮柱部A、轮柱部B上。
优选的,支撑层为金属支撑套,耐磨层为带有耐磨涂层的橡胶耐磨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轮体采用上轮板、下轮板的拼接式结构,并通过在轮体外设置轮面套,轮面套便于拆卸,即在拆卸后,可方便进行上轮板、下轮板的拆分,使得上轮板、下轮板均可自由更换;而且上轮板、下轮板采用轮柱部A、安装部A以及轮柱部B、安装部B的配合方式,连接稳定性好,且不易开裂,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架;2、轮体;21、上轮板;211、轮柱部A;212、安装部A;22、下轮板;221、轮柱部B;222、安装部B;23、安装盖;3、轮面套;301、支撑层;302、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振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振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6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