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6824.4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6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岗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隧道 纵向 疏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隧道避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包括疏散装置本体,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攀爬组件;所述攀爬组件包括有与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铰链连接有踩踏板,所述滑槽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踩踏板相贴合,所述限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两个滑槽的设置,从一个滑槽内进入,从有一段距离的另外一个滑槽进行逃生,人工掰动踩踏板,踩踏板挤压凸块,凸块发生形变,解除对踩踏板的限位,人工将踩踏板放置平整,人工手扶固定杆,脚踩踩踏板向上运动,直至爬出滑槽,便于人们逃脱和紧急避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隧道避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隧道防灾系统所防范的重点灾害目标。长大隧道的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隧道防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确保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安全、高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现在市面上在长隧道中,发生灾害时,地下隧道不便于人们进行疏散,妨碍人们进行紧急避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市面上在长隧道中,发生灾害时,地下隧道缺少便于避难的空间,人们不便于进行紧急避险,人们坚持不到救援队的到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隧道的纵向疏散结构,包括疏散装置本体,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内侧开设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攀爬组件;所述攀爬组件包括有与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铰链连接有踩踏板,所述滑槽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踩踏板相贴合,所述限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对反光条,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扭转弹簧与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表面相连接,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扳手。
优选的,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杆、疏散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挡板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内侧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遮拦杆,所述通风槽的内壁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由多层钢丝网组成。
优选的,所述疏散装置本体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相连接的空槽,所述空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存储箱。
优选的,所述空槽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抽风扇,所述抽风扇位于所述通风槽的正下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两个滑槽的设置,从一个滑槽内进入,从有一段距离的另外一个滑槽进行逃生,人工掰动踩踏板,踩踏板挤压凸块,凸块发生形变,解除对踩踏板的限位,人工将踩踏板放置平整,人工手扶固定杆,脚踩踩踏板向上运动,直至爬出滑槽,便于人们逃脱和紧急避险。
2、本装置中,人工拉动拉杆向弹簧方向拉动,拉杆带动限位杆运动,解除对挡板的限位,人工握住扳手将挡板拉起,人工通过滑槽滑入空槽内,在空槽内避难。
3、抽风扇通过通风槽进行换气,遮拦杆的设置,防止有大块杂物砸入通风槽内,造成堵塞,过滤网防止有尖锐的杂物掉落至通风槽内对抽风扇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岗,未经吴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6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