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4423.5 | 申请日: | 202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牛学平;张有武;叶建强;张英;蔡国旗;师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宏鼎磨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0/60;B01D47/02;B01D53/04;F28D7/08;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2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热量 碳化硅 生产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属于碳化硅生产用废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换热腔,换热腔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筒和除渣筒,过滤筒的下方设置有水泵,换热腔左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上方设置有尾气回收管,换热腔内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通管,两个连通管的另一端均连通有分流管,两个分流管的下端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端口,换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均匀分布的波浪管,分流管将热尾气输送到多个波浪管内部,增加波浪管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冷水受热,且利于尾气进行降温,启动电机,搅拌轴对换热腔内的水进行间隔搅拌,利于换热腔内的水均匀受热,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生产用废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发热体是一种常用的加热元件,由于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发热材料中最经久耐用、价廉物美的一种,普通碳化硅发热体的使用温度为1400°C,采用高温均热烧结、表面喷涂陶瓷、添加特殊物质、以及冷端在熔融硅中浸溃处理等技术而特制的碳化硅发热体的使用温度可提高到1600~1650°C,在氩气氛中甚至可高达1800°C。
但是在碳化硅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同时,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包括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筒和除渣筒,所述过滤筒的下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换热腔的右侧和除渣筒的左侧连通,所述换热腔左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有尾气回收管,所述换热腔内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均连通有分流管,两个所述分流管的下端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端口,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均匀分布的波浪管,多个所述波浪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分流管下方的连接端口连通,所述尾气回收管的左端贯穿换热腔并与左侧的连通管连通,多个所述波浪管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贯穿换热腔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尾气顺畅快速的输送到换热腔内进行降温,达到对尾气回收利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尾气回收管的外侧壁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一引风机,所述过滤筒的左下方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换热腔并与右侧连通管连通。
为了对尾气起到多次过滤的效果,便于将尾气中含有的大杂质过滤处理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外侧壁与过滤筒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层板。
为了方便将过滤筒内部过滤的尾气顺畅输送到除渣筒内进行处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上端和除渣筒的左下方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壁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二引风机。
为了达到安全排放的效果,防止异味气体影响周围环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除渣筒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盖,所述除渣筒内侧壁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连接盖的上端连通有排气管。
为了便于实时检测换热腔内部水的温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碳化硅生产用尾气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换热腔的上端和除渣筒的右侧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换热腔的右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宏鼎磨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宏鼎磨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44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