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灯引脚线包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6772.6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蓝晋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何裕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引脚 胶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LED灯引脚线包胶结构,其于LED灯芯部下方沿引脚线连接电源的方向形成一台阶状包胶部,此台阶状包胶部用于同时将引脚线固定以及将LED灯芯部封装,并且使左、右负极引脚线的肩部均包裹在台阶状包胶部内部。本实用新型合理地利用了LED灯芯部与引脚线之间的区域,扩展了引脚线连接端的包胶区域范围,使其沿引脚线连接电源方向形成台阶状的包胶结构,以便将引脚线连接稳定性提升的同时,也将LED灯芯部施以封装,既能够避免安装焊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对灯芯造成损坏,又进一步提升了引脚线固定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LED灯引脚线包胶结构。
背景技术
LED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一直以来大都是以LED灯的规格、工作性能、不同用途等为研究重点,对于其它方面的创新则较少。由于LED发光二极管一般由含镓、砷、磷、氮等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其用途颇为广泛,例如,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对于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其结构一般包括引线脚、LED芯片和透明的管体,引线脚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将LED芯片固连在相应的引线脚上端之间,管体连接在引线脚上端且管体将LED芯片罩住,通常情况下,为保证引线脚与管体的连接稳定性,在管体的开口段填充有焊膏。
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并未涉及LED技术电路原理部分的研究,也并未涉及对电路进行创新设计,而是涉及对LED引脚线包胶结构的改进,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侧重点在于,如何采取相适宜的结构设计,来避免安装时高温焊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对灯芯和LED内部造成损坏的现象,以及在该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引脚线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利于提高使用良率。因而,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围绕该侧重点所进行的。经过技术人员实际测试可知,以往的LED引脚线包胶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以往传统LED引脚线进行装配时,采用直接填充焊膏的方式,很容易出现因焊膏过度而进入管体内,导致其稳定性比较差,影响了LED芯片的应用性能;
其二,如今所采取的不同技术手段实现的LED灯引脚线的金属包胶位覆盖区域比较少,引脚线的包胶位固定面积比较小,具体举例可参见说明书附图13所示,仅是于引脚连接部的上端统一包裹装配,在安装焊接时,由于处在高温环境下,引脚线与灯芯的连接结构容易损坏,这便增大了LED灯的安装不良率,显然,引脚线与包胶位之间的结构不够牢固;
其三,以往各类LED引脚线的包胶结构由于所实施的包胶区域较小,会导致引脚线上段直接漏在外侧,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降低连接的稳定性,密封性能也较差;
其四,对于LED引脚线的设置,为了彻底避免其产生一定的晃动,普遍采用硬性连接的技术手段,每根引脚线直接固定且没有丝毫活动的空间,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操作时,如果对引脚线插接力气较大或引脚线下端受到挤压,则很容易造成引脚线损坏或其与芯片之间接触不良,导致LED芯片报废;
其五,传统的LED灯三脚二极管引脚结构,一般是左、右两引脚线为负极,中间引脚线为正极,左、右两引脚线和中间引脚线所包裹的胶位较薄,这使得整颗LED灯芯的隔热层变薄,隔热性能较差;
其六,即便以往也有一些技术人员尝试对引脚线的包胶区域进行适当的改进,例如,增加弹性机构或固定组件以便增强引脚线的稳定性,但是由于还需要增加其它组件,都导致加工流程繁杂,耗材成本与加工成本较高,生产作业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蓝晋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蓝晋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6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冷压防水结构及通行卡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彩灯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