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藏车门帘垂条、门帘、冷藏车车厢和冷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0432.2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阳;陈永辉;刘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0 | 分类号: | B60P3/20;B62D3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马文超 |
地址: | 45006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藏车 门帘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藏保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车门帘垂条、门帘、冷藏车车厢和冷藏车,冷藏车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冷藏车厢,冷藏车厢包括厢体和对厢体内部进行制冷的制冷系统,厢体具有厢门,冷藏车厢还包括设置在厢门处的门帘,门帘包括门帘垂条,门帘垂条包括保温层,冷藏车门帘垂条还包括在保温层内侧至少部分位置设置的蓄冷层,蓄冷层内设置有相变蓄冷材料,使得冷藏车门帘垂条能够通过相变蓄冷材料相变吸收热量来调节冷藏车厢内的温度,门帘垂条不受保温层影响的蓄冷层内的相变蓄冷材料能够迅速释放储存的冷量,以维持车厢在设定温度,避免冷藏车厢内的环境温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藏保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车门帘垂条、门帘、冷藏车车厢和冷藏车。
背景技术
冷链运输使用的冷藏车从制冷方式上主要分为机械制冷冷藏车和蓄冷式冷藏车。其中,机械式制冷冷藏车是通过设置在车厢内的制冷内机来对车厢进行制冷,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3199982A、申请公布日为2021年08月03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高档冰激凌专用冷藏车。蓄冷式冷藏车则是依靠设置在车厢内的制冷工质相变吸热在车厢内营造低温环境,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682714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04月0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可快速充冷的电动冷藏车。
一般冷藏车车厢内前后位置处会设置测温装置,以在运输过程中对车厢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在向收货方交付货物时,会一并将温度监控记录交与收货方,收货方根据温度记录来判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情况,如果车厢温度在运输过程中有较大波动,则货物存在受到高温影响的可能,收货方会拒收货物,因此,要严格控制车厢内温度的波动。实际作业时,导致车厢内温度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有:运输过程中打开厢门装卸货物时外界热量向车厢内的涌入,以及机械制冷冷藏车对制冷内机除霜时压缩机会向车厢蒸发器内喷入热气,对此,现有技术的应对措施是在车厢厢门处设置隔热门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499435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10月1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蓄能式保温门帘系统,其保温箱体的厢门处设置有门帘,门帘具体包括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外套和设置在外套内的蓄能材料,通过蓄能材料相变来吸收外界能量以及为车厢的容纳空间提供能量。
该保温门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车厢内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波动,但是由于其蓄能材料直接设置在具有隔热能力的防护外套内,防护外套会对相变蓄冷材料对外部温度的反应速度造成直接的影响,防护外套隔热能力越好,热量越不易被蓄能材料及时吸收,导致蓄能材料无法迅速产生相变来对车厢进行降温,尤其是对于前后卸货点距离较近的货物输送路线,常出现蓄能材料还未将车厢内温度降至设定值厢门就被再次打开有热量涌入导致车厢内温度再次上升,进而导致车厢内温度仍会产生相对较大的波动,如果防护外套的隔热能力不好,门帘的隔热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一种隔热性能更好且反应速度快以能够对车厢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来减小车厢内温度波动量的门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车门帘垂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藏车门帘无法满足隔热性能好且反应速度快以能够对车厢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来减小车厢内温度波动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门帘垂条为上述冷藏车门帘垂条的门帘、冷藏车车厢和冷藏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藏车门帘垂条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藏车门帘垂条,包括保温层,所述冷藏车门帘垂条还包括在保温层内侧至少部分位置设置的蓄冷层,所述蓄冷层内设置有相变蓄冷材料,使得冷藏车门帘垂条能够通过相变蓄冷材料相变吸收热量来调节对应的冷藏车车厢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0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