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B柱总成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0061.1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4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姬进军;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柯雨莎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总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B柱总成和汽车,B柱总成包括自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内板、第一加强板和侧围外板,内板具有第一弯折结构和两个侧缘,两个侧缘分别设置在第一弯折结构的两侧,第一弯折结构和两个侧缘沿内板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将侧缘设置为具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区,第一连接区向外侧突起,并使第一加强板和侧围外板与内板在第一连接区通过点焊连接,使得B柱总成的抗压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保证了B柱总成的轻量化,并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此外还可以提升B柱总成制造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柱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能是汽车设计中的重要方面。在交通事故中,汽车翻滚的发生所导致的乘员受伤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汽车发生滚翻事故的时候,汽车顶部的抗压能力是否足以抵抗外界冲击瞬间形成的巨大压力,直接关系到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进而决定了车内乘员是否能得到有效的保护。B柱设置在汽车的中部位置,在发生侧碰或者翻滚事故时,B柱的刚度和抗压能力对抵抗乘员舱的变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汽车中,提高B柱的抗压能力主要通过提升B柱的材料等级或增加B柱各部件的料厚实现,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或车身重量的增加,不能满足对于成本控制和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柱总成和汽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柱总成,包括自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内板、第一加强板和侧围外板,所述内板具有第一弯折结构和两个侧缘,所述两个侧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和两个侧缘沿所述内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侧缘具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向外侧突起;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内板在所述第一连接区通过点焊连接。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B柱总成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内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
在部分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区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在所述侧缘上沿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多个连接舌,所述连接舌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区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区通过点焊连接。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第二弯折结构,多个所述连接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二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同。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舌的宽度自靠近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一侧逐渐缩小。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内板为钣金件,所述第一连接区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区的厚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在部分实施例中,每个侧缘包括五个第一连接区和四个第二连接区。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的宽度自靠近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一侧逐渐增大。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具有第三弯折结构,所述第三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B柱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0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便捷的铝卷分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电压、电流和温度检测的穿墙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