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齿轮组啮合伞型齿轮联合传动的套筒直角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6101.9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贺艳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艳伯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B25B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啮合 联合 传动 套筒 直角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组啮合伞型齿轮联合传动的套筒直角扳手,包括把手、工具部;把手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塑料外套以及纵向贯穿在塑料套内中部的立轴套、六方立轴;工具部与把手通过立轴套贯穿把手和工具部,立轴套内设置有六方立轴,六方立轴顶部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有三个固定在工具部的小齿轮,小齿轮的外部啮合有第一伞形齿轮;工具部包括第一工具部和第二工具部;第一工具部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固定装置上部的塑料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扭力大,坚固耐用,使用方便,可采用气动或者电动的多种连接方式,同时适用于狭小空间使用,可多种场景作业,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可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耕机专用直角扳手。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机械在农业领域被广泛使用,在农用机械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机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修或者检修时,该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为直角扳手。目前时常会用到直角扳手,现有的直角扳手分别为气动、电动两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的缺点:气动、电动力量小,无法直接拆下螺丝,需要借助人力事先把螺丝松动才可以使用,因此其使用过程较为繁琐,费时分离,工作效率低下,需要对以上缺点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行星齿轮组啮合伞型齿轮联合传动的套筒直角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行星齿轮组啮合伞型齿轮联合传动的套筒直角扳手,包括把手、工具部;所述的把手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塑料外套以及纵向贯穿在塑料套内中部的立轴套、六方立轴;所述的工具部与把手通过立轴套贯穿把手和工具部,所述的立轴套内设置有六方立轴,所述的六方立轴顶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的四周啮合有三个固定在工具部的小齿轮,所述的小齿轮的外部啮合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的工具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具部和纵向设置的第二工具部;第一工具部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固定装置上部的塑料罩;
所述的立轴套的高度大于塑料外套;所述的六方立轴设置在立轴套的内部,高度大于立轴套,下端裸露在立轴套的外部,上端通过六方立轴上端主动齿轮将工具部与把手固定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固定;
所述的第一工具部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孔,所述的立轴套的上端穿过孔;六方立轴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外部环绕啮合有三个大小相同小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为行星齿轮组。
所述的第二工具部靠近第一工具部的一侧设置有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六方卡接部;所述的连接杆的尾端对象设置有突出的卡珠;可插入并卡在第二工具部的卡接部上。
所述的塑料外套的一侧设置有四指手握部、另一侧设置有大手指手握部。
所述的第一工具部与第二工具部垂直,所述的第二工具部的底端设置有突出的插头,第一工具部的左端对称设置有凹进的插孔,插头与插孔对应;第一工具部与第二工具部为插接固定,即突出的插头可插入凹进的插孔;第一工具部与第二工具部为大小相同的倒U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扭力大,坚固耐用,使用方便,可采用气动或者电动的多种连接方式,同时适用于狭小空间使用,可多种场景作业,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可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伞形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工具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工具部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艳伯,未经贺艳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6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鼠用自动化内脏敏感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