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27368.7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钱正华;代会军;杨鹏;顾辰辰;谢舜;王锋;李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1/00;F02M3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燃料 供给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甲醇燃料供给管路依次串接的甲醇储罐、甲醇供给单元、燃料阀组单元、甲醇发动机以及甲醇回收单元;且所述甲醇回收单元又回接到所述甲醇储罐,所述甲醇回收单元包括依次串接的回液主阀、第二流量计、热交换器和温度变送器,所述甲醇发动机通过前端回液管路与所述回液主阀相连,所述温度变送器通过后端回液管路与所述甲醇储罐相连。本申请所述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通过甲醇回收单元,将未被甲醇发动机使用的甲醇燃料再回流至甲醇储罐,实现甲醇燃料的回收再使用,减少了甲醇燃料的浪费。而且本申请所述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设计简洁、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航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甲醇发动机的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船用替代燃料种类很多,主要有甲醇、LNG、生物燃料、氢气、电池燃料等;其中,甲醇在我国的产量占全球产能的60%以上,是全球甲醇最大生产及消耗国。使用甲醇燃料,可满足GB 15097-2016内河排放法规。IMO认为,甲醇作为船用替代燃料,是一个可满足IMO2020限硫令要求的方案。
随着全球甲醇燃料船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甲醇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可用的船舶燃料,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港口中,有超过88个港口可用甲醇燃料,甲醇以其清洁、环保、可获取性强等诸多优势,已充分显示出成为未来船用燃料的潜力。船用燃料也成为使用甲醇燃料的新兴领域之一。
甲醇是一种透明、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液体,不需要低温和压力容器存储,可按类似油品方式存储,存储运输方便。相较于传统燃料,甲醇燃料的使用成本更低,经济性高。
目前,甲醇燃料供给系统主要供MAN的ME-GI和ME-LGI型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使用,系统通过依次相连通的甲醇燃料暂存容器、甲醇燃料供给单元、甲醇燃料阀组和引燃油供给单元将甲醇燃料输送给发动机,无甲醇回液单元,这对于中、高速机型来说,很容易造成甲醇燃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把多余的甲醇燃料进行回收以减少浪费的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包括:通过甲醇燃料供给管路依次串接的甲醇储罐、甲醇供给单元、燃料阀组单元、甲醇发动机以及甲醇回收单元;且所述甲醇回收单元又回接到所述甲醇储罐,所述甲醇回收单元包括依次串接的回液主阀、第二流量计、热交换器和温度变送器,所述甲醇发动机通过前端回液管路与所述回液主阀相连,所述温度变送器通过后端回液管路与所述甲醇储罐相连。
进一步,所述甲醇回收单元还包括换热水进口和换热水出口,所述换热水进口和换热水出口均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甲醇供给单元包括依次串接的甲醇泵、第一压力变送器以及燃料主阀;所述甲醇泵与所述甲醇储罐相连,所述燃料主阀通过所述甲醇燃料供给管路与所述燃料阀组单元相连;所述甲醇泵将所述甲醇储罐内的甲醇燃料抽出,然后经所述燃料主阀送至所述燃料阀组单元。
进一步,所述甲醇供给单元还包括压力控制阀,所述压力控制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燃料主阀之间,另一端通过旁通管路连接于所述甲醇储罐和甲醇泵之间,在所述甲醇泵后面的压力超过所述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值时,自动将甲醇燃料回流至所述甲醇泵的上游。
进一步,所述燃料阀组单元和甲醇发动机一起布置在机舱内,机舱内所述燃料阀组单元和甲醇发动机之间、所述燃料阀组单元与所述甲醇供给单元之间、所述甲醇发动机与所述甲醇回收单元之间的甲醇燃料供给管路均为双壁外管。
进一步,所述燃料阀组单元包括依次串接的手动阀、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一过滤器、供液主阀、第三压力变送器、第一流量计、调压阀和第四压力变送器,所述手动阀、第二压力变送器、过滤器、供液主阀、第三压力变送器、第一流量计、调压阀和第四压力变送器均集成在密闭的容器内,内部为危险区域,外部为安全区域。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液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27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