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8940.5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末;王若男;沈九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睿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1D1/26;C21D1/74;C23G1/08;C21D6/00;C21D1/30;C21D9/46;C22C33/04;B21B37/58;C22C38/02;C22C38/04;C22C38/06;H01F1/14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强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303 | 代理人: | 张炜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加工 涂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硅钢生产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没尤其涉及一种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1000℃~1200℃下,于真空感应冶炼炉内锻制钢锭,制作为厚度30mm的板坯;A2、酸洗;A3、一次冷轧,压下率10%;A4、罩式炉退火;A5、二次冷轧,压下率75%;A6、进行连续退火;A7、涂MgO并在1200℃下保温8h、制备涂绝缘层、热平整。本申请的取向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可用于替代国内现有的硅钢生产加工工艺,在不需要对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以及主要生产工艺进行大幅变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产品的晶粒性能,使产品获得更好的电磁性能,且具有降低生厂工艺需求,压缩生产成本的有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钢生产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没尤其涉及一种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冷轧结合中间退火工艺是目前国内硅钢的常用生产工艺,目前最常用的是采用单次冷轧配合中间罩式炉退火以及二次中等压下冷轧配合中间退火方式进行生产,但通过长期生产测试发现,上述工艺普遍存在冷轧前后板内颗粒分布以及生成度不稳定,在用于生成取向晶粒过程中导致结构组织不均匀,影响硅钢电磁性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良现有工艺,优化工艺流程和冷轧压下率等参数改进冷轧后硅钢电磁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工艺参数的取向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在1000℃~1200℃下,于真空感应冶炼炉内锻制钢锭,制作为厚度30mm的板坯;
A2、酸洗;
A3、一次冷轧,压下率10%;
A4、罩式炉退火;
A5、二次冷轧,压下率75%;
A6、进行连续退火;
A7、涂MgO并在1200℃下保温8h、制备涂绝缘层、热平整。
对前述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法,为保证最终硅钢成分控制要求,在制备得到钢锭过程中,应保证其使用的金属熔融物含硫分数不超过1×10-3%,最终含碳质量分数不超过4×10-3%;因此在必要时,制备钢锭过程中应当对熔融铁水进行脱硫处理,在制备钢锭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脱碳处理。
对前述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法,为防止板坯中部分氮化物以及硫化物发生固溶和析出,应保证板坯出炉温度不超过1150℃。
对前述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法,所述A4具体包括,罩式炉中在5%H2+95%N2气氛中进行退火,初始退火温度650℃下保温2.5~3h,至后升温至700~750℃继续恒温退火至少24h,退火水温控制在60~65℃。
对前述硅钢加工及涂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法,步骤A2中,酸洗工艺具体包括:
第一步、预先在硝酸的溶液中使氧化铁皮疏松;
第二步、在盐酸或盐酸与硝酸混合溶液中酸洗;
第三步、在水中冲洗;
第四步、在硝酸溶液中白化及钝化;
第五步、最终洗涤、擦拭及干燥。
第六步、在18%HCI溶液中进行预洗,使氧化铁皮疏松;
第七步、溶液工作8小时后按体积添加5%HNO3,保持溶液温度为60℃进行酸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睿宇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睿宇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8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