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9680.1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慧超;胡凯;张雨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B64C1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陈伟斯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齿轮 放大 机构 微型 仿生 飞行器 | ||
1.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翅膀(2)、尾翼(3)和电控部(7),所述机架(1)与尾翼(3)之间通过碳棒骨架(4)相连接,且翅膀(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并通过翼根(13)连接于碳棒骨架(4)的两侧;
还包括有扑动机构(5)和调控机构(6);
所述扑动机构(5)由曲柄摇杆机构(8)、齿轮副放大机构(9)和驱动机构(10)组成;
所述驱动机构(10)安装于机架(1)的前端并与曲柄摇杆机构(8)相连;
所述曲柄摇杆机构(8)安装于机架(1)的中部并用于带动驱动齿轮副放大机构(9)往复转动;
所述驱动齿轮副放大机构(9)安装于机架(1)的尾端并与翅膀(2)相连;
所述调控机构(6)由尾翼调控机构(12)和翼根调控机构(11)组成;
所述尾翼调控机构(12)安装于尾翼(3)后端并用于调节飞行器俯仰姿态;
所述翼根调控机构(11)安装于尾翼(3)前端并用于调节飞行器滚转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有空心杯电机(101)和减速齿轮组(102),所述空心杯电机(101)内嵌于机架(1)的电机座内;
所述减速齿轮组(102)由电机齿轮(103)、双联齿轮(104)和低速级齿轮(105)组成,所述电机齿轮(103)与空心杯电机(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双联齿轮(104)与电机齿轮(103)啮合,所述低速级齿轮(105)位于双联齿轮(104)的斜下方并与双联齿轮(10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8)包括有曲柄(801),所述曲柄(801)的一端与低速级齿轮(105)同轴相连,且曲柄(80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802);
所述曲柄(801)穿过机架(1)且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两个轴承(803),用于降低曲柄(801)与机架(1)之间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放大机构(9)包括有双层齿轮(901)、左翼小齿轮(902)和右翼小齿轮(903),所述双层齿轮(901)与连杆(802)之间偏心相连,所述左翼小齿轮(902)与所述右翼小齿轮(903)均通过销钉与机架(1)相连,所述左翼小齿轮(902)与双层齿轮(901)外啮,所述右翼小齿轮(903)与双层齿轮(901)内啮;
所述翅膀(2)与翼根(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左翼小齿轮(902)与右翼小齿轮(903)靠近翅膀(2)的一端面均同轴设置有前缘连接件(904),所述前缘连接件(904)的末端与翅膀(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部(7)包括有电池固定架(14),电池固定架(14)连接于尾翼(3)的前方并与碳棒骨架(4)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固定架(14)上设置有两个配合槽(15),两个所述配合槽(15)内分别装设有飞控板(16)和锂电池(17),所述锂电池(17)与飞控板(16)电性连接,且飞控板(16)与所述空心杯电机(10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根调控机构(11)主要由舵机连接件一(111)、翼根舵机(112)、翼根舵机臂(113)及翼根固定件(114)组成;
所述翼根(13)的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翼根(13)的另一端与所述翼根固定件(114)相连,所述翼根舵机(112)通过舵机连接件一(111)与碳棒骨架(4)相连,且翼根舵机(112)的输出端与翼根舵机臂(113)相连接,所述翼根舵机(112)通过带动翼根舵机臂(113)旋转带动翼根固定件(114)旋转;
所述翼根舵机(112)的输入端与飞控板(16)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副放大机构的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调控机构(12)主要由舵机连接件二(121)、尾翼舵机(122)、舵机连接件三(123)和尾翼舵机臂(124)组成;
所述尾翼舵机(122)通过舵机连接件二(121)与碳棒骨架(4)相连,所述尾翼舵机(122)的输出端与尾翼舵机臂(124)相连接,所述尾翼舵机臂(124)的末端与舵机连接件三(123)相连接,所述舵机连接件三(123)远离尾翼舵机臂(124)的一端与尾翼(3)连接;
所述尾翼舵机(122)的输入端与飞控板(16)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96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