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极片高效水剥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5200.4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3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高虹;郭密文;孟祥雷;潘勇进;王垚;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B08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高效 剥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高效水剥离装置,包括支架、剥离水箱、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冲洗装置、主控制器;通过上网格输送带与下网格输送带之间形成的夹层,固定并确定了传输电池极片的路径,避免了对电池极片造成的损坏;预处理过后的电池极片上,黑粉与极片的粘结性降低,上高压喷头与下高压喷头分别冲洗极片顶面与底面的黑粉,多频次的脉冲高压水冲洗极片,对电池极片损伤较小,避免了极片破损可能存在的黑粉夹杂,同时冲洗速率快,且比较干净,黑粉中夹杂的金属碎屑较少,提高了极片上黑粉的剥离效率,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黑粉;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组装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高效水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壳体组成。在工业上,厂家主要使用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亚铁锂等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聚偏氟己稀(PVDF)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正极粘结剂,粘度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工业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电解质六氟磷酸锂(LiPF6)和有机溶剂配置的溶液作为电解液,利用有机膜,如多孔状的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聚合物作为电池的隔膜。锂离子电池被普遍认为是环保无污染的绿色电池,但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不当同样会产生污染。锂离子电池虽然不含汞、镉、铅等有毒重金属,但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仍然较大。
如果采用普通处理方法处理锂离子电池(填埋、焚烧、堆肥等),电池中的钴、镍、锂、锰等金属,以及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将造成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粉尘污染、酸碱污染。锂离子电解质机器转化物,如LiPF6、六氟合砷酸锂(LiAsF6)、三氟甲磺酸锂(LiCF3SO3)、氢氟酸(HF)等,溶剂和水解产物如乙二醇二甲醚(DME)、甲醇、甲酸等都是有毒物质。因此,废旧锂离子电池需要经过回收处理,减少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废锂电池回收处理多采用粗破碎方式,粉碎机的出料经过煅烧,实现了黑粉中粘结剂的失效,出料端连接有摇摆筛,出口连接有二除尘装置;摇摆筛的中部出口连接有研磨机,研磨机的出料口连接有研磨集料器,研磨集料器的顶端粉料出口连接有三除尘装置,研磨集料器的底端开口连接有旋振筛。摇摆筛包括三个出料口,顶部出料口用于筛出大颗粒铜铝颗粒,底部出料口用于筛出黑粉,中部出料口筛出通过比重分离不开的物料。
粗劣的破碎和筛分形式获得的黑粉含有大量的粒径极小的金属碎屑,后续黑粉利用过程含有大量的杂质,极大的降低了黑粉的利用价值。因集流片金属的延展特性,破碎过程极易形成黑粉夹带,造成超过20%的黑粉损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高效水剥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粗劣的破碎和筛分形式导致的黑粉中存在杂质,同时粗劣的破碎导致集流片在破碎过程中容易形成黑粉夹带,造成黑粉损失的问题。
一种锂电池极片高效水剥离装置,包括支架、剥离水箱、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冲洗装置、主控制器;
所述支架为水平放置,顶面一端设置有剥离水箱;剥离水箱包括剥离水槽和上箱体;剥离水槽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上箱体,上箱体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与剥离水槽顶端形成出料口;
传送装置包括辊轴、上网格输送带和下网格输送带;辊轴横向设置,两端与剥离水槽或上箱体转动连接;上网格输送带通过辊轴安装在上箱体上,并与辊轴之间形成带辊传动;下网格输送带通过辊轴安装在剥离水槽上,并与辊轴之间形成带辊传动;上网格输送带底面与下网格输送带之间形成夹层,用于固定并输送预处理过后的电池极片;上网格输送带与下网格输送带上网格的尺寸能避免电池极片从所述网格掉落;
驱动装置安装在剥离水箱一侧,用于驱动辊轴转动,进而带动上网格输送带与下网格输送带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5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