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子集成的光域均衡器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1119.0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万萦菲;郭清水;吉晨;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B10/70 | 分类号: | H04B10/70;H04B10/29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亓一舟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子 集成 均衡器 芯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子集成的光域均衡器芯片,该芯片设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基底,以及布设在基底上的光分束器以及光耦合器;在光分束器与光耦合器之间设有实现光功率调节、移相及延时处理的第一光处理支路以及与第一光处理支路并行的至少一条实现光功率调节、移相及延时处理的第二光处理支路;第一光处理支路包括光放大器,第二光处理支路包括强度调节器阵列。该光域均衡器芯片通过光分束器将输入的一路光信号进行分束成多路,并通过第一光处理支路和第二光处理支路分别对多路光信号进行调整,最后通过光耦合器将调整后的多路光信号进行合束,从而得到整形后的光信号,能够降低光传输系统中光发射机或光接收机带宽受限时出现的码间干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子集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子集成的光域均衡器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的高速发展,全球IP数据流量指数型增长。为支持这一增长,需要具有更高频谱效率和更高信道数据率的光传输系统。为提高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消除器件带宽受限,色散效应等造成的码间干扰,衍生出了光通信系统均衡技术,通过均衡器对信号进行校正。
相关技术中,电均衡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并得到商业应用,如电域FFE(FeedForward Equalization,前向反馈均衡)、DFE(Decision Feedback Equalier,判决反馈均衡器)、CTLE(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ation,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等,然而电域均衡不能直接在光信道中实现,需要在光信号经平方律检测之后才能使用,由此带来的部分非线性失真无法补偿,光传输系统的性能受到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码间干扰,提高光传输系统的性能的光子集成的光域均衡器芯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子集成的光域均衡器芯片,设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基底,所述光域均衡器芯片包括:
布设在所述基底上的光分束器以及光耦合器;
在所述光分束器与所述光耦合器之间设有实现光功率调节、移相及延时处理的第一光处理支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光处理支路并行的至少一条实现光功率调节、移相及延时处理的第二光处理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光处理支路包括光放大器,所述第二光处理支路包括强度调节器阵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域均衡器芯片包括:
所述光分束器包括单一输入端、Y个输出端的多模干涉耦合器或级联的Y分支耦合器;
所述光耦合器包括Y个输入端、单一输出端的多模干涉耦合器或级联的Y分支耦合器;
其中,Y的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处理支路还包括:第一延时波导和第一移相器;
所述光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分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延时波导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时波导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移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移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相器为电光移相器或热光移相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处理支路包括:与所述强度调节器阵列连接的延时波导阵列及移相器阵列;
所述延时波导阵列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二延时波导;
所述移相器阵列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二移相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相器为电光移相器或热光移相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处理支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1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