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式开启桥及减振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8567.5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5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王福华;何巍;梁旭;胡磊;付国梓;甘红胜;易磊;孙馨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02 | 分类号: | E01D15/02;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贺金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开启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式开启桥及减振支座,该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支座板、转动板、上活塞板、下活塞板、固定板和下支座板,转动板靠近上支座板一面形成有容纳弹性缓冲件的容纳腔,支座板设有插入容纳腔的插入端,转动板一面形成有母线延伸方向为横桥方向的凹柱面,上活塞板适配有凸柱面,上活塞板背离转动板一面形成有凹球面,下活塞板靠近上活塞板一面形成有凸球面,固定板背离下支座板一面形成有母线延伸方向为顺桥方向的凹柱面,下活塞适配有凸柱面,设于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的周侧和内部的两种抗拉结构,本发明的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与梁体接触时能够实现多个方向的减振,与梁体分离时能够具有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减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升式开启桥及减振支座。
背景技术
开启桥指的是为通航需要,梁体结构能够开合的桥梁,当固定式桥梁不能建造在通航净空以上、且河流上有船舶航行时,就需要通过开启桥,以满足水陆交通需求。开启桥按其梁体开合的方式可以分为平转式、提升式和立转式三大类,平转式开启桥的梁体能够在平面上转动,以实现开合,金汤桥就是典型的平转式开启桥,提升式开启桥的梁体能够沿竖桥方向顶升,以实现开合,塘沽海门大桥就是典型的整体顶升式开启桥,立转式开启桥的梁体能够在沿竖桥方向发生转动,以实现开合,解放桥就是典型的立转式开启桥,由于提升式开启桥通过提升梁体以实现梁体的开合,相较于平转式开启桥和立转式开启桥,其梁体开合更为容易,且安全性更高,越来越多的开启桥被设计成提升式。
现有专利中具体有如下问题:
桥梁的梁体由于受力和几何方面特点,当遇到强风、地震和交通载荷等因素而发振动时,梁体容易发生振动,现有专利中,固定式桥梁通过梁体压合在减振支座上,减振支座通过可活动的部件实现对梁体减振,然而提升式开启桥的梁体需要顶升以实现开合,如此,当梁体离开减振支座后,由于减振支座没有压力,减振支座易失去稳定性,同时,现有的减振支座只能满足横桥方向的减振需求,在梁体受到多个方向上振动时,难以实现减振。
因此,根据上述需求,现急需一种能够在多个方向减振且梁体离开后,任具有稳定性的减振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以实现与梁体接触时能够实现多个方向的减振,与梁体分离时,能具有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支座板、转动板、上活塞板、下活塞板、固定板和下支座板,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上支座板一面凹设、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弹性缓冲件,所述上支座板设有插入所述容纳腔的插入端,所述转动板背离所述上支座板一面凹设、形成有凹柱面,且所述转动板的凹柱面母线延伸方向为横桥方向,所述上活塞板靠近转动板一面设有与之配合的凸柱面,所述转动板和所述上活塞板构成所述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的第一柱面转动副,所述上活塞板背离所述转动板一面凹设以形成凹球面,所述下活塞板靠近所述上活塞板一面凸设以形成凸球面,所述上活塞板的凹球面面积小于所述下活塞板的凸球面面积,所述上活塞板和所述下活塞板构成所述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的第一球面转动摩擦副,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下支座板一面凹设形成凹柱面、所述固定板的凹柱面母线延伸方向为顺桥方向,所述下活塞板靠近所述固定板一面设有与之配合的凸柱面,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下活塞板构成所述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的第二柱面转动副;
抗拉结构,所述抗拉结构设有两种,两种所述抗拉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提升式开启桥减振支座的周侧和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活塞板靠近所述下活塞板一面向下延伸有限位杆,所述下活塞板上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限位杆的直径,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下活塞板以形成限位腔,所述限位杆用于插入所述限位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下活塞板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圆饼,所述连接圆饼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径,所述限位杆和所述连接圆饼形成一所述抗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8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