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组件及代步车用座椅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73984.0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吕开拓;徐天波;吕鑫;高鸿;马成龙;陆芳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组件 代步 座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组件及代步车用座椅。一种升降组件,包括上侧固定部和下侧固定部,上侧固定部和下侧固定部间设有构成X形的若干第一剪叉臂和若干第二剪叉臂,还设有驱动器和摆动件,所述驱动器具有驱动部及能在驱动部作用下沿直线方向移动的活动件,所述驱动部与下侧固定部的前后两侧的其中一侧铰接,下侧固定部的前后两侧的另一侧与摆动件下端铰接,所述摆动件上端与所述活动件转动固定,所述摆动件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剪叉臂具有侧向延伸并滑配在所述弧形导向槽内的联动件。本发明具有能使驱动器的有效推力更大化,能使驱动器有效推力平稳均匀化,并减少对驱动器的大推力要求,以便于剪叉式升降组件上升,适用于高负载的代步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组件及代步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020794240.4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可调节的座椅及电动轮椅车,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水平杆,分别与坐垫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水平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纵向杆,第一纵向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水平杆固定连接;第二纵向杆,第二纵向杆的第一端套设在第一纵向杆上,且第一纵向杆能在第二纵向杆内滑动;第二水平杆,设于第一水平杆的后方,且第二水平杆与第二纵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水平杆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三水平杆,设于第一水平杆的下方,第三水平杆与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三纵向杆,第三纵向杆的第一端,第三纵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滑动连接;支撑台,支撑台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杆固定连接,支撑台的下端与第一驱动件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纵向杆、第二纵向杆以及第三纵向杆分别设置有两组,并形成两组剪叉臂机构,两组剪叉臂机构分别与第一水平杆、第二水平杆、第三水平杆以及底座连接,同时利用两组剪叉臂机构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在调节过程实现稳定地上升或下降,确保乘坐者的安全性。
上述方案中,通过伸缩推杆作为驱动件以实现剪叉臂机构的升降,伸缩推杆一端与支撑台转动连接,伸缩推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通过伸缩推杆的伸缩以实现剪叉臂机构的升降,伸缩推杆施加给剪叉臂机构的力矩较小,如果承重较大,则升降组件难以实现上升,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省力,对驱动器的推力要求更小的升降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固定部和下侧固定部,上侧固定部和下侧固定部间设有构成X形的若干第一剪叉臂和若干第二剪叉臂,所述第一剪叉臂上端沿前后方向与上侧固定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剪叉臂下端与下侧固定部铰接,所述第二剪叉臂下端沿前后方向与下侧固定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剪叉臂下端与上侧固定部铰接,所述上侧固定部和下侧固定部间还设有驱动器和摆动件,所述驱动器具有驱动部及能在驱动部作用下沿直线方向移动的活动件,所述驱动部与下侧固定部的前后两侧的其中一侧铰接,下侧固定部的前后两侧的另一侧与摆动件下端铰接,所述摆动件上端与所述活动件转动固定,所述摆动件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剪叉臂具有侧向延伸并滑配在所述弧形导向槽内的联动件。
本发明驱动器的推力点相对靠上,在升降组件上升时,能保证有最大化的初始角,使之有效推力最大化;在驱动器的作用下,摆动件旋转运动,同时驱动器做摆动相应的角度,角度从小到大,待摆动件上端位于下端正上方后,角度再由大变小,达到两端平衡,使之有效推力平稳均匀化;在驱动器作用下,摆动件与活动件连接处的回转半径不做变化,联动件在驱动器影响下做不同圆心的的回转运动,摆动件与联动件之间有力臂关系(构成一个省力结构),随着摆动件的转动,联动件的力臂是逐渐增加的,从杠杆原理,力的输出是省力的,从剪叉式升降组件的原理起始需要的力最大,越往上推,所需的力越小,相互中和以使启动力矩变小,平均化,减小对驱动器的大推力要求。其中,驱动器可采用现有任意一种直线式驱动器,比如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3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