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通量筛选微生物菌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70740.7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1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施天穹;王月桐;李想;李雅文;郭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01 | 分类号: | C12N15/01;C12N13/00;C12N11/10;C12N1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量 筛选 微生物 菌株 方法 | ||
1.一种高通量筛选微生物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微生物突变体库,构建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玻璃毛细管组件、载玻片和点样针头,所述玻璃毛细管组件包括外相毛细管和内相毛细管,所述内相毛细管的一端嵌套在所述外相毛细管的一端内,所述外相毛细管固定在所述载玻片上,所述外相毛细管与所述内相毛细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点样针头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点样针头能够向所述外相毛细管内输入所述外相;
(2)利用微流控芯片对所述微生物突变体库中的菌株进行包埋形成液滴,其中,所述液滴的外相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氟化油、内相为所述微生物突变体库菌株的培养液与水凝胶的混合物,所述内相的相变温度为所述微生物的生长温度,所述水凝胶为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和/或海藻酸钙凝胶;
(3)将所述液滴在所述外相中进行液滴培养后固化形成微球,对所述微球进行微流控分选;
其中,步骤(1)中所述微生物为藤仓赤霉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建立微生物突变体库采用紫外辐照、等离子体诱变和化学诱变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外相毛细管的内径为300-800μm,所述内相毛细管的内径为100-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相毛细管采用经过疏水处理的玻璃管,所述疏水处理的疏水剂为三氯十八烷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Pico-Surfin FC40、FS-Kryjeff D900、EA表面活性剂和FS-008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氟化油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5wt%。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内相的相变温度为28-30℃,步骤(3)中所述微流控分选通过筛选信号获得高产赤霉素的藤仓赤霉菌菌株;
步骤(2)中所述内相中所述水凝胶的含量为30-7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突变体库菌株的培养液通过将所述微生物突变体库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得到;
所述液体培养的培养基采用YPD液体培养基,所述培养的条件至少包括:温度为28-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外相的流速为3-8mL/h,所述内相的流速为0.1-0.5mL/h;
所述包埋的温度控制在32-4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液滴培养的条件至少包括:温度为28-30℃,时间为2-8天;
所述固化的温度低于2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微流控分选采用的筛选信号选自荧光、吸光度、拉曼光谱和质谱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07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