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0011.1 | 申请日: | 202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2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焦辉;马良;田彬彬;马立新;张光远;郑荔文;武道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国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0;C02F1/0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佰智蔚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85 | 代理人: | 赵允洲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填料 后置 内源 硝化 深度 污水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沉池、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二沉池;
所述初沉池、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二沉池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二沉池与所述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的前端之间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泵;
所述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按水流方向共分为厌氧区、若干动态好氧区、若干缺氧区,每个厌氧区、动态好氧区和缺氧区之间均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置通水孔;
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均设置有搅拌器,动态好氧区设置有搅拌器和曝气设备;
所述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中设置有可循环移动的填料装置,填料装置包括填料以及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循环移动的填料装置还包括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上设置供可循环移动的填料通过的若干孔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厌氧区和缺氧区的搅拌器为落地式环流搅拌机,动态好氧区搅拌器和曝气设备为一体式的曝气搅拌一体机。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均设置有PH检测仪、DO检测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PH检测仪、DO检测仪、循环移动的填料装置、曝气设备及搅拌器通信连接。
7.一种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污水处理步骤:
(1)污水经初沉池处理后进入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厌氧区,搅拌,填料上的生物膜进行内碳源的吸收,停留时间为T1小时;
(2)厌氧区出水进入若干动态好氧区,每个动态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为T2小时,搅拌曝气的作用下进行硝化,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mg/L~4mg/L,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和剩余的有机物;当检测到其中一个动态好氧区溶解氧在曝气量低于正常曝气量的30%时,溶解氧仍然高于4mg/L时,且此时pH值上升的条件下,此动态好氧区及后续动态好氧区自动关闭曝气,变为缺氧区,缺氧区只开搅拌器;
(3)进入缺氧区的污水,缺氧池总停留时间为T3小时,通过反硝化细菌的内源反硝化作用实现脱氮;
(4)缺氧区内的污水出水后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污泥通过污泥泵打至动态生物膜AOA反应器厌氧区的前端,上清液排出;
所述污水处理步骤中,可循环移动的填料装置始终开启,填料在厌氧区进行折返移动,保证填料的停留时间;然后填料快速经过好氧区,进入缺氧区,同样进行折返移动,保证填料的停留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T1=进水总氮浓度×0.01×K;
T2=(进水总氮浓度×0.025×K)~(进水总氮浓度×0.03×K);
T3=(进水总氮浓度×0.05×K)~(进水总氮浓度×0.06×K);
所述进水总氮浓度单位为mg/L;
所述K为调节系数,K=1~3。
9.权利要求8所述移动式填料后置内源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调节系数根据水质情况进行选取,当进水总氮浓度为50~200时,K选取2~3;当进水总氮你浓度为200~300时,K选取1.5~2;当进水总氮浓度大于大于300时,K选取1~1.5。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前置除磷后置内源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控制搅拌器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器控制循环移动的填料装置移动,PLC控制器搅根据pH检测仪和DO检测仪的检测数据控制动态好氧区曝气设备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国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国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00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