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釉磨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2035.2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利剑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3/34 | 分类号: | B24D3/34;B24D3/28;B24D3/32;B24D18/00;C08L101/00;C08L29/14;C08K3/22;C08K3/34;C08K3/30;C08K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长星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2 | 代理人: | 梁桂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釉磨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瓷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抛釉磨块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W60白树脂40‑46份、氧化铝8‑12份、碳化硅15‑25份、金刚石7‑9份、氧化锌5‑7份、缩丁醛7‑9份和硫酸钡4‑6份。本发明提出一种抛釉磨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适中的锋利度、抛釉磨块的基体包裹金刚石明显有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釉磨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大板(简称陶瓷板),是一种由陶土、矿石等多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型、经1200℃高温煅烧等生产工艺制成的面积不小于1.62㎡的板状陶瓷制品。陶瓷大板在最终成品之前,需要进行抛釉处理,具体是在抛光机转柄上的抛釉模块对陶瓷大板进行抛光。抛釉效果更多是取决于抛釉磨块的质量。传统的抛釉磨块是以树脂油作为结合剂,碳化硅作为骨架材料,以金刚石作为磨削材料。
这种传统的抛釉磨块,如果磨块本身过于锋利,则容易在高速抛光时一下子对陶瓷大板造成一定的击穿,从而形成行业内通称的过抛/抛白;如果磨块本身不够锋利,在对陶瓷大板进行抛光时,会产生一定的颤抖,在陶瓷大板表面形成一定的水波纹,即陶瓷大板的局部位置会存在漏抛情况,在后期精抛陶瓷大板时,就会造成光度不均匀的现象;另外,这种传统的抛釉磨块中也会存在金刚石的把持力不足情况,金刚石在抛釉磨块上有一定把持力但把持力又不够,要脱落但是又不脱落,在对陶瓷大板进行抛光时也就对陶瓷大板的表面造成了磨花。所以陶瓷大板收到传统抛釉磨块的限制,难以快速地、大批量地产出优质的成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抛釉磨块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抛釉磨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适中的锋利度、抛釉磨块的基体包裹金刚石明显有力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釉磨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
W60白树脂40-46份、氧化铝8-12份、碳化硅15-25份、金刚石7-9份、氧化锌5-7份、缩丁醛7-9份和硫酸钡4-6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
W60白树脂40-43份、氧化铝8-10份、碳化硅15-20份、金刚石7-8份、氧化锌5-6份、缩丁醛7-8份和硫酸钡4-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
W60白树脂43-46份、氧化铝10-12份、碳化硅20-25份、金刚石8-9份、氧化锌6-7份、缩丁醛8-9份和硫酸钡5-6份。
一种抛釉磨块,其制备方法如下:
S1、除W60白树脂粉外的其它材料用50-70目的筛子过筛2-3次,并进行除铁处理,将金刚石放入混料球磨进行磨制1.5-2.5小时;
S2、球磨完成后的粉末过50-70目的筛子过筛1-3次,放入硫化压机进行压制;
S3、用固化电阻炉在100℃-170℃保温4-8小时;
S4、经过固化的抛釉磨块毛坯件贴上贴TPR白橡胶,放入成品安装卡座,制得陶瓷大板专用抛釉磨块成品。
优选的,硫化压机的压机吨位为160吨,压制次数为2次,第一次压制时,硫化压机的管道压力为1070MPa;第二次压制时,硫化压机的管道压力为1007MPa,每一次的压制时间为15分钟,单一抛釉磨块的重量为108g/个。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具有适中的锋利度、抛釉磨块的基体包裹金刚石明显有力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利剑磨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利剑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2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经机及其整经方法
- 下一篇:目标跟随方法及装置、机器人和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