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RNA的加帽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659059.2 申请日: 2022-12-22
公开(公告)号: CN115948382A 公开(公告)日: 2023-04-11
发明(设计)人: 张松平;苏志国;车诗怡;李正军;林旋;冯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10 分类号: C12N15/10;C12P19/34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陈小龙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mrna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mRNA加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mRNA连接在固定相后进行加帽反应,得到加帽的mRNA。本发明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基于固定化mRNA的加帽反应‑分离耦合策略,提供一种高效,简便,低成本的加帽方法,加帽操作既可以间歇操作,也可以在柱子上连续操作,为mRNA新型生产工艺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RNA的加帽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mRNA具有单链结构,由5’端甲基鸟苷酸帽(5’-cap)、3’端多聚腺苷酸尾(3’-polyA)以及中间的蛋白翻译区和非翻译区组成。其中,5’-cap可以消除mRNA序列中的游离磷酸基团,防止核糖核酸酶和核酸外切酶对mRNA的消化,从而显著提高mRNA的稳定性,同时,5’-cap能够促进核糖体识别mRNA,并通过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结合来提高翻译效率。根据5’-cap中甲基化的程度,mRNA中存在三种类型的帽,即cap-0(m7GpppN)、cap-1(m7GpppNm)和cap-2(m7GpppNmNm)。免疫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可以识别未加帽的mRNA或具有cap-0帽的mRNA并抑制其翻译。然而,具有cap-1和cap-2帽结构的mRNA在被识别后仍然被翻译。当前治疗用的mRNA均由体外转录获得,即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转录生成mRNA。为了提高转录后mRNA的结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需进一步对其进行加帽。

目前mRNA的加帽方法包括酶法加帽、共转录法加帽、化学法加帽。其中最常用的是酶法加帽,即首先通过具有三种酶活性的牛痘病毒加帽酶产生cap-0帽,其具体的反应机制为:mRNA在RNA三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5’端的磷酸基团,之后鸟苷转移酶将三磷酸鸟苷(GTP)分子中的单磷酸鸟苷(GMP)结构添加至脱去一个磷酸基团的mRNA上,最后通过鸟苷甲基转移酶的催化在鸟嘌呤结构的N7端添加一个甲基,从而生成具有cap-0帽结构的mRNA。此外,在2-O’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具有cap-0帽结构的mRNA能够在2-O’端添加一个甲基生成具有cap-1帽结构的mRNA。但酶法加帽法反应组分较多,需要经过“吸附-洗脱-加帽-再吸附-再洗脱”的五步操作才能够获得纯化的加帽mRNA,分离步骤多,成本高,mRNA产量低,损失大,易降解。

WO2016193226A1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加帽酶对RNA加帽的方法,所述方法中,牛痘病毒加帽酶和2’-O-甲基转移酶的固定相均为环氧甲基丙烯酸磁珠,该固定相经过环氧基活化后能够与酶分子的半胱氨酸形成巯基,从而进行两种加帽酶的固定,其固定条件为:100mM磷酸钾、500mM氯化钠、1mM乙二胺四乙酸(pH7.5),在20℃固定60min后,其上清液中的蛋白酶浓度经测定基本为0,说明该方法固定化加帽酶的效率较高。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析,加帽酶在通过该方法固定化后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但该方法仍需要先利用介质把mRNA吸附-洗脱进行分离,然后与固定化的加帽酶结合进行加帽反应,后续仍需要把mRNA从除加帽酶之外的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存在造成mRNA损失等问题。

CN112626177A公开了一种快速定量检测RNA加帽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S1.体外转录合成未加帽的RNA并除去模板DNA;S2.对RNA进行加帽处理;S3.对经S1、S2步骤得到的RNA进行单磷酸化处理:先利用碱性磷酸酶去磷酸化,RNA纯化后再利用多聚核苷酸激酶在RNA的5’端加上单磷酸;S4.用单磷酸酶除去进行单磷酸化处理后的RNA,并设置不用单磷酸酶处理的对照组;S5.跑胶检测,定量测定用单磷酸酶处理的RNA的条带亮度(记为n)以及对照组的RNA的条带亮度(记为N),计算RNA的加帽效率为:(n/N)×100%。该方法可快速定量地检测出RNA的加帽效率,操作简单快速,结果有效准确,对样品需求量少,对RNA类型、长度等无特殊要求,适用范围广。但此方法存在加帽前后分离步骤多,纯化容易造成mRNA的质量损失,工艺时间长,并容易导致mRNA的降解等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9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