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647557.5 申请日: 2022-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5990264A 公开(公告)日: 2023-04-21
发明(设计)人: 谭蔚泓;刘湘圣;何嘉轩;苏敏慧;符婷;谢斯滔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
主分类号: A61K47/54 分类号: A61K47/54;A61K38/07;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代理人: 李笑磊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ptk7 靶向 核酸 适体偶联 药物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PTK7靶向核酸适体和细胞毒药物;细胞毒药物为含连接子的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PTK7靶向核酸适体由SEQ ID NO.1的序列组成,细胞毒药物为澳瑞他汀E或其衍生物、澳瑞他汀F或其衍生物、澳瑞他汀‑0101或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为靶向PTK7的核酸适体与靶向药物中常用的细胞毒药物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的偶联药物,实现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的靶向递送,可以实现PTK7高表达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用于PTK7高表达恶性肿瘤的预防或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

背景技术

核酸适体是一种类似抗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靶蛋白的寡核苷酸序列。核酸适体可化学合成,与抗体相比更易修饰且更稳定,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机体免疫反应,因此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将药物分子与核酸适体偶联能够提高药物分子的水溶性及在肿瘤细胞中的富集,降低药物分子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实现药物分子的靶向递送。

PTK7,蛋白酪氨酸激酶7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7),是Wnt通路中的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造血和体细胞祖细胞以及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Wnt信号转导。它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过表达,包括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此外,PTK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同时在肿瘤复发和进展密切相关肿瘤起始细胞(TIC)或肿瘤干细胞(CSC)以及基质细胞中高表达。发展以PTK7为靶点的靶向药物有望成为克服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药物疗效有限的难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13491773 A公开了一种青蒿素衍生物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将PTK7靶向核酸适体与药物分子康普瑞汀及青蒿素偶联构建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实现了PTK7高表达细胞及肿瘤的有效抑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PTK7高表达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用于PTK7高表达恶性肿瘤的预防或治疗的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包括,PTK7靶向核酸适体和含连接子的细胞毒药物;其中,细胞毒药物为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

本发明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为靶向PTK7的核酸适体与靶向药物中常用的细胞毒药物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的偶联药物,实现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的靶向递送,可以实现PTK7高表达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用于PTK7高表达恶性肿瘤的预防或治疗。此外,本发明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用于PTK7高表达细胞及高表达肿瘤模型的靶向治疗,其中,对三阴性乳腺癌SUM149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IC50值为600nM;对卵巢癌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IC50值为60nM;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IC50值为200nM;本发明PTK7靶向核酸适体偶联药物对三阴性乳腺癌PDX模型可实现100%客观响应率和完全缓解,解决了澳瑞他汀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或其衍生物在动物模型中药物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PTK7靶向核酸适体由SEQ ID NO.1的序列组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PTK7靶向核酸适体为巯基修饰的PTK7靶向核酸适体。优选地,PTK7靶向核酸适体为巯基修饰的sgc8c,即,PTK7靶向核酸适体为SH-sgc8c。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细胞毒药物为一甲基澳瑞他汀E或其衍生物、一甲基澳瑞他汀F或其衍生物、澳瑞他汀-0101或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细胞毒药物为VcMMA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未经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7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