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模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44193.5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2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伍得;王圣权;廖述杭;苏峻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三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83/04;C09J183/07;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韦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模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态模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芯片保护材料技术领域,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态模封胶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5份~8份;固化剂5份~8份;填充剂83份~90份;应力释放剂1份~3份;稀释剂0.5份~1份;促进剂0.3份~0.5份;助剂。该液态模封胶通过各组分原料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既在保证优异储能模量的前提下,同时大大降低了液态模封胶的翘曲度,有效避免了因液态模封胶翘曲过大会导致芯片应力太强,受到外力撞击时发生破裂,损坏芯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芯片保护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模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领域中,硅芯片边缘保护技术广泛被应用于先进封装制造流程,特别是在硅芯片金属电镀相关的光刻工序中,如BUMP(凸块工艺)、RDL(重布线层技术)等光刻关键工序中,均需使用硅芯片边缘保护技术。
伴随着半导体产品的高度集成化、高密度贴装的要求,各类集成电路的精密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引脚数也在不断增加。在以往的四边扁平封装。但目前的液态模封胶存在翘曲度高的问题,翘曲过大会导致芯片应力太强,受到外力撞击时发生破裂,损坏芯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模封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液态模封胶存在翘曲度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模封胶,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态模封胶包括以下组分:
环氧树脂5份~8份;固化剂5份~8份;填充剂83份~90份;应力释放剂1份~3份;稀释剂0.5份~1份;促进剂0.3份~0.5份;助剂。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释放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为萘型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萘型环氧树脂包括式(I)所示化合物和式(II)所示化合物和2,2'-[1,6-亚萘基二(氧亚甲基)]二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酸酐类固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稀释剂。
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胺类促进剂。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为二氧化硅。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染色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模封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分散,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脱泡,得到液态模封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了一种液态模封胶,该液态模封胶通过各组分原料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既在保证优异储能模量的前提下,同时大大降低了液态模封胶的翘曲度。各成分间协同作用的具体过程包括: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反应后体积会收缩,与之粘连的待封装芯片也会随之产生形变,向材料收缩的方向弯曲,形成了翘曲;但通过应力释放剂与如环氧树脂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及填充剂的整个体系之间形成海岛结构,应力释放剂自身有较强韧性,比整个体系更容易生成形变,当有应力时可由应力释放剂本身的形变消除应力,从而削弱整个体系的形变,达到降低翘曲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三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三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4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