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36606.5 | 申请日: | 202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星;王怀昆;陈鹤;杨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V10/764;G06V10/54;G06V10/56;B03B7/00;B03B9/06;B09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博泰明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0 | 代理人: | 刘纪红 |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建筑 垃圾 工艺 处理 流程 智能 监测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将建筑垃圾传输到指定区域执行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第一操作以及第一监测,并采集指定区域的当前图像,基于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且执行第二监测,基于当前图像分析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基于监测结果,判断所有操作是否合格,并进行提醒,通过在现有的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来对建筑来及进行处理以及对操作进行监测,可以有效且及时的对不合格的操作进行提醒,不仅保证监管的合理性,还可以保证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进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纵观各个建筑垃圾处置现场,处理工艺和设备五花八门,现场规划杂乱不堪,处置线运行不畅,处理后的成品质量较差,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低等等问题频出,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工艺都是评工程师们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及前人的经验,照搬照抄导致的,且由于缺乏对垃圾处理流程的监管,导致处理效率低下。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用以通过在现有的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来对建筑来及进行处理以及对操作进行监测,可以有效且及时的对不合格的操作进行提醒,不仅保证监管的合理性,还可以保证处理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智能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
S1:基于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的第一操作,将建筑垃圾传输到指定区域,并采集指定区域的当前图像,且对所述第一操作执行第一监测;
S2: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且执行第二监测;
S3: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分析所述指定区域中剩余建筑垃圾的材料硬度,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材料硬度匹配第三操作,且执行第三监测;
S4:基于第一监测结果、第二监测结果以及第三监测结果,判断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对所述建筑垃圾的所有操作是否合格,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提醒。
优选的,基于所述当前图像获取指定区域内存在的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图像的单元集合,并向所述单元集合中的每个单元填充与所述当前图像匹配的第一数据,并按照所述指定区域的区域集合,从所述第一数据中提取得到第二数据;
根据材料解析线程,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得到类型标识;
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遍历,根据遍历结果向对应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单元进行类型标识标定;
基于所述指定区域,对同类型标定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划分区域中的标识类型,获取得到可回收垃圾对应的最终区域;
根据所述最终区域建立可回收垃圾列表,并传输到指定终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可回收垃圾列表中的每个最终区域都作为可回收垃圾的第一位置。
优选的,从所述建筑垃圾工艺处理流程向所述第一位置匹配第二操作的过程,包括:
分析并确定所述第一位置的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
确定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垃圾操作的初始位置点,并根据最小直线路线、垃圾空间占用属性以及垃圾可回收属性,确定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操作便利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6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