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6325.X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上保;葛益波;郑方刚;徐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低温 耐久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低温箱、试验液压回路、控制器、数据记录仪和通用液压油源,所述的试验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液压作动筒、第二液压作动筒、电磁换向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负载调节阀和被试阀;所述的通用液压油源分别与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R和压力口P连接;所述的电磁换向阀的第一负载口C1分别与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左腔、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左腔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负载口C2分别与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右腔、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连接;所述的负载调节阀与流量计连接,流量计与被试阀的负载口C连接;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右腔与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负载口C2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左腔、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与被试阀的高压口P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靠近被试阀的高压口P1;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电磁换向阀和被试阀通过电缆连接;第一液压作动筒、第二液压作动筒、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被试阀均设置在高/低温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左腔与负载调节阀之间的管路上;第二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与负载调节阀之间的管路上;第三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与被试阀高压口P1之间的管路上;第四单向阀一端连接第三单向阀,另一端连接第一作动筒的左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一截止阀设置在第四单向阀与电磁换向阀的第一负载口C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二截止阀设置在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负载口C2与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分别与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均设置在高/低温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耐久试验方法、低温耐久试验方法、油液补充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压阀高、低温耐久试验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耐久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连接液压试验回路,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与控制器连接,再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控制器连接到数据记录仪;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均为关断状态;
步骤二,启动通用液压油源,控制器手动状态,第一截止阀打开,控制器交替控制电磁换向阀左位、右位接通3~5次,液压作动筒的左腔充满油液,关闭电磁换向阀供电,关断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打开,控制器交替控制电磁换向阀右位、左位接通3~5次,液压作动筒的左腔充满油液,关闭被试阀供电,关断第二截止阀;
步骤三,按高温试验要求设定高/低温箱的目标温度,启动高/低温箱,当箱内环境温度稳定后,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继续观察被试阀入口温度,直到被试阀入口温度到达规定的试验温度;
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控制器控制电磁换向阀的高压口P通过第二负载口C2与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右腔接通,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左腔形成高压;
控制器控制被试阀开启,油液通过被试阀的负载口C,经过流量计、负载调节阀、第二单向阀流到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
控制器控制被试阀关闭,控制器控制电磁换向阀换向;
控制器控制电磁换向阀的高压口P通过第一负载口C1与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左腔接通,第二液压作动筒的右腔形成高压;
控制器控制被试阀开启,油液通过被试阀的负载口C,经过流量计、负载调节阀、第一单向阀流到第一液压作动筒的左腔;
控制器控制被试阀关闭,完成被试阀的两次高温耐久试验;
循环执行上述过程,直至完成被试阀的高温耐久试验的全部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63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