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修复保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0688.2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杨程;周伟;苏奎;金苍宏;柳钦云;刘爽;吴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84/12;H04W84/08;H04W88/06;H04N13/275;H04N13/296;H04N13/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刘元 |
地址: | 3100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修复 保护 利用 信息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建筑修复保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其包括信息处理站;无人机,无人机与所述信息处理站之间通讯连接;处理器;处理器位于所述信息处理站内,用于无人机控制和/或数据处理;全向天线;单向信号收发器。本方案通过采用信息处理站进行数据统一处理,以及配合多个无人机同时数据采集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数据采集以及挖掘的速度,针对于大纵深古建筑有着更高的效率。同时本方案采用的方式有全向网络和单向网络两种通讯方式,能够实现近距离下的高效建模数据采集,及远程状态下的高效数据采集,配合远近状态下均能够实现超出局域网范围的进一步探索,使其使用灵活性更高,探索性能更为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古建筑修复保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兴土木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修复,使其在现代化的今天继续屹立,需要很多古建筑学者的深入研究以及不断的探索,古建筑一般占地较大,单靠学者的徒步研究无疑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若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地点进行实地探查,无疑是大大提升效率的做法。
随着现在发展,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者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古建筑的信息收集方便进行处理,并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无人机能够到人难以到达的高度,俯瞰建筑顶面,以及短距离的巡视,然而目前采用单纯无人机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效率低下,仍旧无法满足一些范围较大,且人员难以到达的纵深位置的数据采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古建筑修复保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息处理站;
无人机,无人机与所述信息处理站之间通讯连接;
处理器;处理器位于所述信息处理站内,用于无人机控制和/或数据处理;
全向天线;
单向信号收发器;
所述全向天线安装于信号处理站内,所述单向信号收发器安装于信息处理站的一侧,且全向天线与单向信号收发器均用于信息处理站与无人机之间的实时通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保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隔层;
所述隔层固定在信息处理站和/或处理器之上,用于分隔和/或存放无人机和/或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保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万向支架;
所述万向支架一端安装在单向信号收发器的表面,且另一端安装在信息处理站一侧亦或置于地面和/或手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信息处理站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用于配合处理器进行显示的状态展示屏,所述信息处理站的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和主控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信息处理站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多显示器配合的视频拓展接口,所述信息处理站的表面设置有与单向信号收发器通过接线电连接的外附式通讯接头,且信息处理站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外设对接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人机的数量为若干个,包括:
机架;
连接架;
所述连接架安装在机架的内壁,且内壁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架;
摆臂;
所述摆臂固定在活动架的表面,且摆臂的底端固定有旋转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0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