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内循环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5101.9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0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伦;隋彦和;林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孙雪广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循环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内循环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提升机冷却电机、风扇式散热器、储液箱,所述提升机冷却电机通过循环管与所述风扇式散热器连接,所述风扇式散热器通过连接管道与储液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通过连接管与提升机冷却电机连接,所述风扇式散热器与储液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管道泵与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管道泵与第一截止阀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管道泵与第一截止阀之间设有循环流量计,所述风扇式散热器与储液箱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并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二管道泵与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泵与第二截止阀间隔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拖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内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提升机电机是提升系统电力拖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目前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风冷”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风(流动空气)来冷却。采用风冷的电机一般都在尾部的转轴上装有风扇,电机运转时也带动风扇运转。另外为了提高散热面积,电机表面还会做成凹槽装。笼型异步电机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风冷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体积小;其缺点,冷却效果低、风扇噪音大,两者比较水冷方式效果更好。
电机采用水冷却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外部设置冷却水池,利用循环水泵将水压入电机冷却水系统,从排水口排入冷却水池自然冷却,如此把电机产生的热量置换到外部,其缺点是冬季一旦保温不善就有冻裂电机的危险,带来矿井停产损失和提升安全事故;另外开放式冷却方式容易导致电机冷却系统结垢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内循环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机内循环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提升机冷却电机、风扇式散热器、储液箱,所述提升机冷却电机通过循环管与所述风扇式散热器连接,所述风扇式散热器通过连接管道与储液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通过连接管与提升机冷却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式散热器与储液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管道泵与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管道泵与第一截止阀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管道泵与第一截止阀之间设有循环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式散热器与储液箱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二管道泵与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泵与第二截止阀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管道泵与第二截止阀之间设有循环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中所述提升机冷却电机、储液箱内置于封闭的集装箱体内,所述风扇式散热器通过螺装或是焊接方式连接于集装箱体内或是外端面,且所述集装箱体上通过铰链方式连接着侧开门,且所述集装箱体内设有温度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截止阀,且两组第一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管道泵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截止阀,且两组第二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二管道泵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冷却电机通过循环管将热量带入到风扇式散热器内,通过风扇式散热器内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式散热器将冷却介质导流入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中的防冻液被第一管道泵或是第二管道泵吸入增压后流入提升机冷却电机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冷却系统由开放式外循环改为封闭式内循环,取消补水和排污管路使冷却系统成为免维护冷却系统;将冷却介质由水改为防冻液,避免了冬季保暖不善冻裂电机的危险,同时取消补水和排污管路使冷却系统成为免维护冷却系统,降低了维护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5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