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3323.7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强;崔继红;赵彦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06;B21J13/10;B21K1/38;B21H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轮 车轮 成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原材料下料,对原材料进行加热;
将加热后的原材料送至锻压机进行预锻、终锻,形成车轮预制件;
保留锻件的温度,将锻造后的锻件放在支撑模上,压紧模向下将锻件压紧,压紧模、锻件以及压紧模形成压紧模块,压紧模块可绕竖直方向同步转动;
第一楔形轧辊与第二楔形轧辊分别位于锻件的左右两侧,第一楔形轧辊与第二楔形轧辊分别绕竖直方向转动,第一楔形轧辊与第二楔形轧辊分别从水平方向向锻件挤压,对锻件进行轧制,压紧模块被动旋转,实现对锻件加工出上下双轮缘;
轧制结束后,第一楔形轧辊与第二楔形轧辊复位,压紧模向上,取出车轮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的顶部结构与车轮预制件的下部结构相配合,所述压紧模的底部结构与车轮预制件的上部结构相配合,当压紧模向下将锻件压紧在压紧模上时,对车轮预制件进行固定,且压紧模、锻件以及压紧模可以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设置在下被动轴上,并与下被动轴固定连接,下被动轴通过轴承可轴向转动;
所述压紧模设置在上被动轴的底部,并与上被动轴固定连接,上被动轴通过轴承可轴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模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向下压紧锻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压紧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轧辊与所述第二楔形轧辊同时绕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按照同一预设速度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轧辊包括第一轧制模具、基座、第一主动轴以及第一被动轴,第一主动轴、第一被动轴分别位于第一轧制模具的上下两端,并分别与第一轧制模具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轴与第一被动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轧制模具上,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一主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轧制模具、第一被动轴同步转动;
所述第二楔形轧辊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楔形轧辊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楔形轧辊与所述第一楔形轧辊之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模具包括楔形加工头,楔形加工头的形状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楔形轧辊与所述第二楔形轧辊分别沿水平方向靠近锻件,所述第一楔形轧辊与所述第二楔形轧辊同时靠近或远离锻件。
9.一种双轮缘车轮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楔形轧辊、第二楔形轧辊、支撑模、压紧模、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第三驱动单元;
所述支撑模用于放置锻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模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支撑模,以压紧锻件,所述压紧模、锻件以及所述压紧模可绕竖直方向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楔形轧辊包括第一轧制模具,所述第二楔形轧辊包括第二轧制模具,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轧制模具、第二轧制模具绕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轧制模具、第二轧制模具绕同一转动方向转动;
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楔形轧辊、所述第二楔形轧辊靠近或者远离锻件,以使所述第一楔形轧辊、所述第二楔形轧辊对锻件进行轧制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轮缘车轮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装置还包括用于取放锻件的机械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未经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3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