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细胞分类模型用数据集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17010.0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忠;翟强;李爽;李敬会;李新颖;徐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26;G06V20/69;G06V10/80;G06V10/82;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分类 模型 数据 生成 方法 系统 设备 | ||
1.一种白细胞分类模型用数据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包含白细胞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图,采用第一预设尺寸的视野框按照第一预设步长遍历所述苏木精-伊红染色图,以根据遍历结果从所述苏木精-伊红染色图中提取多份子视野图像,所述第一预设步长小于所述视野框的边长,相邻的子视野图像中存在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指的是,前后、左右、对角相邻的子视野图像均存在重叠区域,同时重叠区域的宽度需要大于一个白细胞的直径,若两个子视野图像的交并比大于第一预设交并比阈值,判定该两个子视野图像的重叠区域存在同一个目标,则将图片内部白细胞轮廓面积最大的保留,另一个删除;
基于预设染色分离规则对每份所述子视野图像进行染色分离,得到伊红染色图;
对每份所述伊红染色图进行预处理,以从所述伊红染色图中分离出染色元素和背景元素,并根据染色元素对应的预设像素范围获取预处理后的伊红染色图中满足所述预设像素范围的所有像素点坐标,以根据所述像素点坐标获取每一所述染色元素的轮廓坐标;
根据每一所述染色元素的轮廓坐标判断该染色元素是否为白细胞,若该染色元素为白细胞,则以该染色元素的轮廓中心点为分割中心从子视野图像中提取对应的固定大小的区域,得到多个第二预设尺寸的第一预训练图像;
根据第一预训练图像包含的白细胞类型将所有的所述第一预训练图像进行标注分类,并根据标注分类结果将所有的第一预训练图像制成数据集,以根据所述数据集对预设初始白细胞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白细胞分类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细胞分类模型用数据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份所述伊红染色图进行预处理,以从所述伊红染色图中分离出染色元素和背景元素,并根据染色元素对应的预设像素范围获取预处理后的伊红染色图中满足所述预设像素范围的所有像素点坐标,以根据所述像素点坐标获取每一所述染色元素的轮廓坐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伊红染色图进行灰度化处理,以降低所述伊红染色图中染色元素的灰度值,得到与每一伊红染色图一一对应的灰度图;
根据预设图像阈值对所述灰度图进行二值化分割,以将所述灰度图中的染色元素和背景元素进行分离,得到二值化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细胞分类模型用数据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染色元素的轮廓坐标判断该染色元素是否为白细胞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张已知白细胞区域的标准图像,并根据标准图像中已知白细胞区域的轮廓坐标计算出每一白细胞的面积,并从所有白细胞的面积中筛选出最小面积值,以根据所述最小面积值和预设分割安全系数的比值计算得到标准面积值;
根据所述染色元素的轮廓坐标计算每一所述染色元素的面积,并判断所述染色元素的面积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标准面积值;
若所述染色元素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标准面积值,则判断该染色元素为白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细胞分类模型用数据集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染色分离规则对每份所述子视野图像进行染色分离,得到伊红染色图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子视野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像素值,以将每个像素点的三通道像素值转换为对应的光密度值,并根据像素点的光密度值构建一光密度矩阵;
将所述光密度矩阵进行SVD矩阵分解,以根据矩阵分解结果拟合出一标准平面,并获取每个像素点光密度值在所述标准平面上的投影分量,并根据所述投影分量将所述子视野图像进行染色分离,得到所述伊红染色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70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