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金属液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9307.0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苏水金;罗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红火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B44C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李采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金属 消灭 入侵 红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入侵物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金属液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寻找红火蚁巢穴;制备金属液;将金属液灌入红火蚁巢穴。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入侵红火蚁对当地人、生态环境、动物造成影响和危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液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入侵物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金属液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invictaBuren)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至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兵蚁)和小型工蚁。工蚁有腹柄结2个;触角一般10节,末2节成锤棒状;唇基两侧有纵脊向前延伸成齿。雌蚁和雄蚁有单眼,雌蚁触角一般11节,雄蚁触角一般12节。并胸腹节不具刺或齿。
红火蚁危害极大,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如水泡或脓包破掉,不注意清洁卫生时易引起细菌二次感染。
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为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蚂蚁的多样性较低。
红火蚁危害其它动物的机理主要表现在:
(1)红火蚁捕食刚孵化的地栖型卵生动物个体,因为刚刚出壳的幼体或者出壳后聚集在一起尚未离开巢穴的幼体,活动能力弱,极易受红火蚁的攻击,而最终变为红火蚁的美餐;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
(2)红火蚁与其他动物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如与当地蚂蚁种群竞争植物食料,还与那些以昆虫为食物来源的物种竞争昆虫食料,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3)通过叮咬而使得某些动物存活率降低,改变生境,甚至弃巢外逃,或者因为受攻击活动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几率。
因此需要一种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来解决入侵红火蚁对人、生态环境和动物造成影响和危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入侵红火蚁对当地人、生态环境、动物造成影响和危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液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金属液消灭入侵红火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寻找红火蚁巢穴;
S2:制备金属液;
S3:将金属液灌入红火蚁巢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S1中寻找红火蚁巢穴包括以下方法:
方法一:观察蚂蚁巢穴
红火蚁常在农田、荒地、绿化带、路边、果园、公园、堤坝等地发生,蚁丘高10-30cm,直径30-50cm,内部结构呈蜂窝状;
方法二:观察蚁群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红火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红火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9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