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84656.3 | 申请日: | 2022-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义平;祖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一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A63B71/06;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2;G06N3/044;G06N3/0442;G06N3/045;G06N3/046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朱明里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智慧 体育项目 测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涉及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每种体育项目的历史运动视频数据训练出识别体育项目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每项体育项目的得分特性,为每项体育项目设置关键得分特征;并预先收集每项体育项目的关键得分的动作视频;再根据关键得分的动作视频训练出根据关键得分特征进行自动打分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于每个实时的体育项目测评,设置对应数量的视频捕捉设备,对进行体育项目的人员动作进行实时捕捉;根据动作视频,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识别体育项目类型;并根据体育项目类型,使用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自动打分;极大的降低了体育测评的人力成本并避免了测评主观性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体育领域,涉及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技术,具体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体育考试或测评项目是由测评考官进行主观打分的;例如跆拳道测评,测评官通过观察待测评者在测评过程中的动作或表现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手动给出得分,从而得到待测评者的成绩;由于每个测评官的主观意识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动作所给出的得分也不尽相同;因此,大多数体育项目的测评甚至需要多名测评考官进行共同打分,极大的消耗人力与物力;
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该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通过预先从多个角度收集体育项目的动作视频数据,根据动作视频数据训练出识别体育项目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再根据体育项目类别的不同,找出每个体育项目类别的关键得分特征;训练出根据关键得分特征视频进行自动打分的神经网络模型;极大的降低了体育测评的人力成本并避免了测评主观性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体育项目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收集每种体育项目的历史运动视频数据;
步骤二:根据历史运动视频数据训练出识别体育项目的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三:根据每项体育项目的得分特性,为每项体育项目设置关键得分特征;并预先收集每项体育项目的关键得分的动作视频,并人工对其中关键得分特征进行得分标记;
步骤四: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以经过得分标记的动作视频作为输入,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训练出根据关键得分特征进行自动打分的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五:对于正进行中的体育项目,根据体育项目类别,在对应拍摄位置,设置对应数量的视频捕捉设备,对进行体育项目的人员动作进行实时捕捉;
步骤六:对于捕捉的动作视频,根据运动视频数据判断视频中人员进行的体育项目;
步骤七:运动结束后,根据关键得分特征视频,使用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关键得分特征进行评分;
所述历史运动视频数据的收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先根据每项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为每项体育项目设置视频捕获位置以及视频捕捉设备的数量;作为一个示例,对于跳远项目的测评,需要在跳远沙坑的两侧以及沙坑的前方个设置一台视频捕捉设备;
步骤S2:每台视频捕捉设备收集每次体育项目的人员运动视频;
训练识别体育项目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P1:为每个视频捕捉设备捕获的动作视频打上对应的体育项目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一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一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4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回收净化装置
- 下一篇:交联的氯乙烯系树脂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