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76913.9 | 申请日: | 202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1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明;关瑞士;李斌;冉立;陶铁军;郑仕跃;冯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49/02;E21B49/08;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长大 瓦斯 隧道 二次 突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包括基体(1)、传动轮(2)、履带(3)、驾驶室(4)、固定块(5)和电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内侧安装有传动轮(2),且传动轮(2)外侧嵌套有履带(3),所述基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驾驶室(4),且基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外侧开设有取样槽(8),且连接杆(7)尾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3)通过传动轮(2)与基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履带(3)正视呈梯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槽(8)关于连接杆(7)的圆心呈圆周分布有四组,且取样槽(8)正视呈斜口梯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与基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螺纹杆(9)与抽气管(12)关于基体(1)上端呈前后对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储气室(10),且储气室(10)内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外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12),且抽气管(12)贯穿储气室(10)内侧,所述抽气管(12)内侧开设有透气孔(13),且抽气管(12)外侧固定安装有气囊(14),所述抽气管(12)内侧开设有螺纹槽(25),且螺纹槽(25)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块(15),所述螺纹槽(25)内侧连接有螺纹块(16),且螺纹块(16)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块(17),并且螺纹块(16)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8)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管(18)尾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9),且第二连接管(19)尾端固定安装有探头(20),并且探头(20)内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1),所述基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瓦斯浓度检测仪(22),且基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23),并且基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蜂鸣报警器(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3)关于抽气管(12)的圆心呈圆周分布有四组,且抽气管(12)直径小于螺纹杆(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12)和第二连接管(19)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8)左右两端,且第一连接管(18)关于抽气管(12)尾端设置有多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12)通过内侧开设的螺纹槽(25)与第一连接管(18)侧端固定安装的螺纹块(16)构成螺纹连接,并且螺纹槽(25)内侧安装的第一密封块(15)与螺纹块(16)外侧固定安装的第二密封块(17)呈左右对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长大瓦斯隧道二次瓦斯突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施工人员进入驾驶室,运行车辆,从而使传动轮(2)转动,通过传动轮(2)的转动,带动履带(3)向前移动,对隧道下端的路面进行挤压,使路面平整和结实,防止瓦斯从地面缝隙处泄漏,当移动至一定距离后,运行电机(6),电机(6)运行后通过输出端带动螺纹杆(9)转动,对隧道内侧进行转孔,转至一定深度后,反向运行电机(6),电机(6)输出端带动螺纹杆(9)反向转动,螺纹杆(9)向隧道外侧移动,在向外移动的时候,连接杆(7)外侧开设的取样槽(8)通过自身的梯形状结构,使转孔深度的泥土填充至取样槽(8)内侧,跟随取样槽(8)一起带出来,施工人员通过观察转洞深度的泥土成分,大致判断隧道内侧的基质分布和瓦斯含量;
S2:当转孔完成后,将连接杆(7)和螺纹杆(9)拆卸,将第二连接管(19)放置在转孔内侧,通过螺纹连接,使第一连接管(18)和第二连接管(19)连接,且连接处放置有第一密封块(15)和第二密封块(17),防止瓦斯气体在连接处出现泄漏,依次向后连接第一连接管(18),将第二连接管(19)推至转洞深处,当第二连接管(19)尾端的探头(20)进入转洞最内侧时,将尾端的第一连接管(18)连接在抽气管(12)尾端,将抽气管(12)尾端放置转洞内侧,运行气泵(11),气泵(11)运行通过吸力,使隧道内侧的瓦斯气体从探头(20)内侧安装的过滤网(21)被吸出,过滤网(21)可对转洞内侧的泥土等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泥土堵塞在第一连接管(18)内侧,当瓦斯气体移动至抽气管(12)内侧时,内侧的瓦斯气体一部分通过开设的透气孔(13)进入气囊(14)内侧,气囊(14)被填充后,会鼓起,贴合在转洞内侧,从而防止瓦斯气体从转洞与抽气管(12)缝隙处泄漏,被吸出的瓦斯气体被储气室(12)收集,进行分解或者转移排放,防止在对隧道进行施工的时候,瓦斯大量聚集,出现爆炸或者瓦斯中毒的现象;
S3:瓦斯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施工车辆内侧设置有瓦斯浓度检测仪(22),当隧道内测瓦斯含量过高时,瓦斯浓度检测仪(22)将检测的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23),控制模块(23)控制蜂鸣报警器(24)运行,发出蜂鸣声,提醒施工人员佩戴防护面罩进行撤离,避免出现瓦斯中毒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69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