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电联产调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5340.8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鞠浩然;郑立军;杨凡;吴畅;高新勇;马斯鸣;方昕玥;黄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2 | 分类号: | F22B1/02;F28D20/00;F22D7/08;F01K17/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唐超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电 联产 固体 蓄热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热电联产调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组、高温固体蓄热子系统、低温熔盐蓄热子系统和补水子系统,所述汽轮机组蒸汽入口与锅炉出汽管连通;
所述高温固体蓄热子系统包括高温固体蓄热器、高温风机和蒸汽过热器,所述高温固体蓄热器通过电加热进行蓄热,所述高温固体蓄热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高温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高温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蒸汽过热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蒸汽过热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高温固体蓄热器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低温熔盐蓄热子系统包括低温熔盐热罐、熔盐释热蒸汽发生器、熔盐释热补水加热器、低温熔盐冷罐和低温熔盐加热组件,所述低温熔盐热罐的熔盐出口安装有熔盐高温循环泵,所述熔盐高温循环泵的熔盐出口与所述熔盐释热蒸汽发生器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熔盐释热蒸汽发生器的熔盐出口与所述熔盐释热补水加热器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熔盐释热补水加热器的熔盐出口与所述低温熔盐冷罐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低温熔盐冷罐的熔盐出口与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的熔盐进口处安装有熔盐低温循环泵,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的熔盐出口与所述低温熔盐热罐的熔盐进口连接;
所述补水子系统的出水口、所述熔盐释热补水加热器、所述熔盐释热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过热器和所述汽轮机组蒸汽入口依次连通构成供汽回路;
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的进汽口和所述汽轮机组的再热蒸汽出口连通,用于加热低温熔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包括低温熔盐电加热器和低温熔盐蒸汽加热器,所述低温熔盐电加热器的熔盐入口与所述熔盐低温循环泵的熔盐出口连通,所述低温熔盐电加热器的熔盐出口与所述低温熔盐蒸汽加热器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低温熔盐蒸汽加热器的熔盐出口与所述低温熔盐热罐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低温熔盐电加热器的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之间连通有第一旁路,所述低温熔盐蒸汽加热器的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之间连通有第二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子系统包括主补水管和补水泵,所述补水泵连通于补水管上,所述补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熔盐释热补水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子系统还包括副补水管,所述副补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副补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主补水管连通,且位于所述补水泵的进水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过热器的进汽口和所述熔盐释热蒸汽发生器出汽口之间的蒸汽管道上连通有工业蒸汽管,所述工业蒸汽管为工业蒸汽用户提供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组包括汽轮机高压缸、蒸汽再热器和汽轮机低压缸,所述锅炉的出汽口与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出汽口与所述蒸汽再热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蒸汽再热器的出汽口与所述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的出汽口与冷凝器连接;所述蒸汽过热器的出汽口与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蒸汽再热器的再热蒸汽出口与所述低温熔盐加热组件的蒸汽进口连通。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热电联产调峰的固体及熔盐蓄热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系统参与电力调峰时,当实际发电功率大于电网调度发电功率时,进入蓄热工况,所述低温熔盐蓄热子系统利用锅炉的蒸汽或电能进行蓄热,所述高温固体蓄热子系统利用电能进行蓄热;
所述系统参与电力调峰时,当实际发电功率小于电网调度发电功率时,进入释热工况,所述补水子系统补水,所述低温熔盐蓄热子系统和所述高温固体蓄热子系统同时释热,把水加热成高温蒸汽供给给所述汽轮机组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53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