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4276.3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任山;侯天武;周阳;汪宇庭;郑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劳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14 | 分类号: | C09K8/514;C09K8/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深井 用暂堵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的制备方法;选取原料;预浸料处理,将海泡石纤维和E‑51型环氧树脂加入溶液槽,加入纤维至料机内备用;混料,将原料投入至搅拌混合机料斗内,搅拌后加入至挤出成型机的料斗内;挤出造粒,启动挤出成型机,挤出造粒;加工,挤出成型机高温挤压成型出料,使用龙门切粒机进行切粒,经过深冷磨粉机,加工成粉末,制得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得到的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软化点高于110℃,同时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暂堵结束后在短期内可水解,能够适用于深井高温、高压的压裂工作需求,满足深井油气田重复压裂刚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油气产量,通常采用二次或多次压裂,由于在注水压裂的过程中,水总是沿着老裂缝的方向水窜,无法开发新裂缝,加入暂堵剂能够封堵老裂缝,压开新裂缝,提高油气田的产率。
然而,因地层深度的增加,深井开发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常规暂堵剂由于受材料的限制高温下(80℃左右)会迅速软化解堵,高压下(35MPa左右)也会会失去暂堵能力,不能适用于深井高温、高压的压裂工作需求,并且目市面上采用的暂堵剂在反排后会造成环境污染,难以处理反排液。因此,开发出耐高温高压可生物降解的深井用暂堵剂是深井油气田重复压裂的刚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的制备方法,能够适用于深井高温、高压的压裂工作需求,满足深井油气田重复压裂刚性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原料,原料包括聚乙二醇wt60~80/%、聚乙烯醇wt15~25/%、硬脂酸锌wt0.5~2/%、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wt0.5~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wt4~10/%、三乙酸甘油酯wt0.1~0.5/%、柠檬酸三丁酯wt0.1~0.5/%、聚乙烯蜡wt0.3~0.7/%、阳离子淀粉wt0.1~0.5/%、海泡石纤维wt0.1~0.3/%、碳酸钙wt1.0~3.0/%、乌洛托品wt0.5~1.0/%和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wt0.5~1.0/%;
预浸料处理,将20~80um海泡石纤维和E-51型环氧树脂加入溶液槽,浸润时间5~10min,后捞出沥干,加入纤维至料机内备用;
混料,按配比将原料投入至搅拌混合机料斗内,启动螺带式搅拌器,设置转速50~100r/min,启动纤维给料机持续给料,给料时间为10min,持续搅拌0.5h后,停止搅拌,加入至挤出成型机的料斗内;
挤出造粒,启动挤出成型机,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开始挤出造粒,设置造粒速度为20kg/h;
加工,挤出成型机高温挤压成型出料,经风冷输送带冷却至38~40℃,使用龙门切粒机进行3~5mm切粒,经过深冷磨粉机,加工成粉末,制得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
其中,在挤出造粒,启动挤出成型机,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开始挤出造粒,设置造粒速度为20kg/h的步骤中:
加热区设置温度160~180℃,其中第一区温度设置130℃。
其中,在加工,挤出成型机高温挤压成型出料,经风冷输送带冷却至38~40℃,使用龙门切粒机进行3~5mm切粒,经过深冷磨粉机,加工成粉末,制得可生物降解深井用暂堵剂的步骤中:
粉末目数包括20~80目、80~140目、140~200目。
其中,在预浸料处理,将20~80um海泡石纤维和E-51型环氧树脂加入溶液槽,浸润时间5~10min,后捞出沥干,加入纤维至料机内备用的步骤中:
海泡石纤维和E-51型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劳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劳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4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